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统计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由此可知
时间农业实产量实征农业税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正税附加合计其中:正税
“一五”时期8017.80933.21847.4585.7611.6010.60
“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
1963~1965年5004.50374.02333.4240.607.506.7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A.农业税已逐渐成为当时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二五”时期农业税比例上升
C.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征收情况呈总体下降趋势
D.到1965年,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 .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状况说明在此时期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阻力重重
B.经济方针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C.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确立起来
D.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 .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仍然认为,党的“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中共确立了科学的经济思想
B.中共开始放弃苏联经济模式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
D.八字方针助长“左”倾错误蔓延
4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
5 . 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这表明中央
A.承认家庭副业公有属性B.着力纠正“左”倾错误
C.开始改变人民公社体制D.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6 . 以下是一位同学根据现代中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制作的数轴,其中C—D段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A.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的成功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推动
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破坏
2016-12-12更新 | 8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
7 . 下表是国家计委对原定的1961年计划所作的调整,造成该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基本建设投资粮食
调整前167亿1900万吨4100亿斤
调整后87亿850万吨2700亿斤

A.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B.左”倾错误的结果
C.政府收缩发展的战略D.新的调整方针的提出
2016-05-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四)历史卷
8 . 如表是我国1957—1960年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
1960年21.8%26.1%52.1%
增长率—22.8%47%223%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