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杭州农产品公司根据公司营运情况,对股息红利和单位股值进行了调整:杭州农产品公司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调整表
时间股息红利(元)单位股值(元)
1953年12月1日0.03110980.27
1955年4月1日0.03268980.40

以上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开展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018-07-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联考历史试题
2 . 1961年,邓小平负责起草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对国家要实行“五保”:保证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完成成本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期限。由此可知,该条例的主旨是
A.减轻人民公社化带来的损失
B.调整企业生产秩序
C.阐明国家实施计划的必要性
D.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3 . 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左”的错误;1979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指导经济改革运动。这表明
A.两个“调整”的方向一致
B.党和国家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抉择
C.两个“方针”的作用一致
D.党根据国情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4年8月,国务院出台规定:户口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从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从小城市迁往大城市,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两市的,要适当限制。该规定实质上
A.有利于大城市经济的繁荣
B.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C.纠正了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D.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5 . 据统计,从1961年年初到1963年10月底,我国全国非农业人口口粮和食品工业用粮销量共减少了138.4亿斤。导致此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生产出现了严重衰退
B.人民公社化造成经济比例失调
C.国家加大了经济调整力度
D.西方对中国经济封锁日益加剧
6 .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一规定
A.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
B.符合当时国情,奠定“一五计划”的物质基础
C.恢复农民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部分调整
7 . 1959年到1961年,国家采取了增产日用工业品,大幅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及国防费用,对自行车、钟表、酒类等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全面优化经济结构
B.提高企业劳动效率
C.优先发展民生工业
D.减少赤字稳定市场
8 . 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9 .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A.为完成“一五”计划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2016-11-27更新 | 287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10 . 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投资总额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分配给农业、水利工程等的投资额却不断上升,从1959年的10. 5%提高到1963年的25%以上。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顺应“大跃进”建设需要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渡过困难
C.保证“一五”计划的实施D.改变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