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61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后两年补充计划的报告》部分内容,此报告的批准表明当时
A.重工业投资建设趋于停滞B.农业集体化运动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D.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2020-10-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58~1963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数据变化表明当时
年份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834.137.028.9
195926.142.830.5
196023.444.532.1
196136.231.931.9
196239.431.329.3
196340.333.026.7

A.国民经济“八字”调整方针的卓有成效B.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已基本完成
C.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得以贯彻D.中苏关系破裂导致中国工业发展停滞
2021-01-16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3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 
年份粮食产量(万吨)国家职工人数(万人)国家财政支出(亿元)
第1年195052451+6.0
第2年200004532-21.8
第3年170004561-65.8
第4年143505044-81.8

A.优先发展农村经济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削减城镇人口D.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4 . 下表是1961-1965年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变化统计

由表可知,1960年代上半期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一定成效B.实现了工业化
C.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工业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中国粮食出口量、进口量和净出口量统计表(部分年份),这表明单位:千吨
A.中国外交事业陷入僵局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C.农业生产获得长足发展
D.党和政府采取措施应对饥荒
2019-10-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1960—1962年中国基本建设规模变化表
年份投资金额施工项目积累率
1960年384亿元8.2万个39.6%
1962年56亿元2.5万个10.4%

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这一时期我国
A.重大建设项目停滞
B.投资集中于非生产性领域
C.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
7 . 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8 . 下表是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例分配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
B.已经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注意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D.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2018-12-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61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后两年补充计划的报告》部分内容。此报告的批准表明当时
计划时间基本建设投资(亿元)钢指标(万吨)原煤指标(亿吨)粮食指标(亿斤)
1961年初16719004.364100
1961年底788502.742700
1962年42.37502.52900

A.重工业投资建设趋于停滞
B.农业集体化运动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
D.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2018-12-11更新 | 4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农轻重产值比重变化表(%)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年21.826.152.1
1962年33.330.336.4

A.三大改造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B.“大跃进”运动提高了农业和轻工业产值
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二五”计划后期我国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