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60和1962年全国大中型施工项目数据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调整政策效果明显
B.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C.左倾错误有所蔓延
D.工业发展遭受重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2019-06-21更新 | 6065次组卷 | 81卷引用:海南省2019届高三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商业40条》和《手工业35条》两份文件,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这些做法
A.是对三大改造的进一步深化
B.宣告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
C.调整了相关领域的生产关系
D.奠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
4 . 1961年冬季,湖南省将数百万亩冬闲田借给社员(大体每人可借三至五分)种植冬菜或冬种春收作物,收入全归社员。这一举措
A.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B.表明当时己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D.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左”的政策危害
5 . 下面为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
B.工农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D.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
6 . 邓子恢在《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指出:“适合于目前农业生产特点的生产责任制,是鼓舞社会积极劳动,改进技术、提高劳动效率的良好制度。”邓小平在1962年6月下旬中央书记处讨论责任田问题时也表示了支持的意见,肯定了安徽实行责任田的办法。据此可知当时
A.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水平
7 . 如图为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工农经济实现均衡发展B.“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
C.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2019-06-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1960—1962年中国基本建设规模变化表
年份投资金额施工项目积累率
1960年384亿元8.2万个39.6%
1962年56亿元2.5万个10.4%

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这一时期我国
A.重大建设项目停滞
B.投资集中于非生产性领域
C.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
9 . 1966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后,支援穷队(生产大队)投资改称“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投资”,从主要帮助穷队发展生产转变为发展农业机械化。这表明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一定优势
B.中央在反思农业发展的方向
C.工农业生产出现了严重失衡
D.人民公社的模式发生了变迁
10 . 下图为1960年的宣传画,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B.人民公社体制促进农业进步
C.农业发展滞后影响经济发展
D.国民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