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1 . 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B.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实施
C.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基本实现D.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
2 . 1960年11月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至少7年不变;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等。该文件的发布
A.有利于扭转当时农村的经济形势
B.配合了工业领域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C.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快速持续发展
D.成为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
3 .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同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A.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失误
B.探索新型工业管理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C.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4 . 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1961年减少1000万人。这项计划得到坚决贯彻。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
A.消除了“左”倾错误B.加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C.利于稳定市场缓和局势D.使工农业指标趋于合理
2021-08-27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5届高三5月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6 . 1961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比1960年下降了37.3%,1962年继续下降18.9%;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50万余吨压缩到1961年的165.2万吨和1962年的120.8万吨。全市基本建设投资的降幅更大,1961年总投资额比1960年减少60%,1962年再压缩55%。这些做法
A.贯彻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落实了此时的经济建设方针
C.改变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D.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7 .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A.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左”倾错误
B.缓解经济困难造成的严重损失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借国际形势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8 . 新中国建立后,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此政策的实施
A.摆脱了原有经济模式的束缚B.促使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始探索农村迅速发展新路径
2019-12-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①②的年份分别是
A.1956年、1965年B.1966年、1975年
C.1978年、1987年D.1992年、2001年
10 . 社队企业是中国一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经济形式,由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办起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此期间农民上缴一定的管理费用挂靠社队企业也可以开办工厂,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不挂靠社队的地下工厂,1976年某些地方的家庭工业的产值已经是国营企业的2倍,这一现象
A.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
B.说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井没有断层过
C.是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D.说明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已被纠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