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1 . 下列内容为新中国某段时期中国农村地区流行的标语
①1949-1952年:“勤劳致富、劳动光荣”
②l953-1956年:“急进抢先,社会主义有奔头”
③1958-1960年:“争上游,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④1959-1961年:“吃饱肚子尚为先”
⑤1962 1965年:“千变万变不如一变(包产到户)”
从内容中反映出广大农民(       )
A.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B.坚决拥护社会转型时期的农业政策
C.对建设社会主义曲折性的清晰认识D.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建设的积极信念
2 . 1964年,国家把19个非工业部门的基本建设投资由中央各部安排改为由地方统一安排,1966年又把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煤矿等地方小型企业的产品划归地方支配。这说明当时我国
A.巩固“大跃进”运动成果B.纠正计划经济体制弊端C.社会动乱波及经济领域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2020-05-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内的经济设计师主张农村回到合作社的体制,制定更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划,与苏联进行有限的合作。”这表明
A.一些党内人士认识到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中苏友好同盟关系的裂痕已经开始出现
C.党内存在着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空想
D.中共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趋于保守
2021-05-10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7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962年,中国农村开始试行“三自一包”政策“三自”是指自留地、自负盈亏自由市场,“一包”是指农民可以承包集体土地经营。下列各项对“三自一包”认识正确的是
A.“三自一包”是中共中央调整农村政策的产物
B.“三自一包”彻底终结了“大跃进”时期的“左”倾错误
C.“三自一包”启迪了改革开放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三自一包”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政策
5 . 社队企业是农村人民公社及其所属的生产大队经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社队企业大规模出现。1965年至1976年期间,其产值由5.3亿元增长到123.9亿元。到改革开放前,社队企业发展到152万个,总产值达到49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3%。这一现象
A.阻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B.说明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C.有利于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增加社员收入D.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奠定了基础
6 . 1953—196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
1953166.831958197.65
1954166.521959169.68
1955183.941960143.85
1956192.751961136.50
1957195.051962154.41

对表中关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变化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50中期年代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导致了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2020-05-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青岛平度市高三3月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7 . 1962年1月至2月,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著名的七千人大会”,指出了几年来工作的缺点情错误,总结了16条基本经验。同时又强调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不能动。这次会议
A.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B.根源于中苏之间关系的恶化
C.有利于“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
8 . 据统计,芜湖市1960年市区总人口为403031人,1963年为329090人,其中被精简职工65407人,大多数人返乡劳动。城市人口的减少是由于
A.工业建设制约了农业发展B.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
C.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D.国民经济的重大调整
2020-05-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会上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从建设“工业体系”变更为建设“经济体系”。这一变更
A.纠正了“大跃进”的错误B.标志着科学发展理念形成
C.有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确立了经济发展明确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1961年开始,中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到1965年,全国共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大城市数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这种现象
A.终止了人民公社运动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加速“左”倾错误的发展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