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缘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引发“上山下乡”运动
C.体现“八字方针”成效初显D.反映城市经济遭到破坏
2 . 从1964年开始,西南地区围绕建设常规兵器工业基地、船舶工业基地等目标,先后迁建、改扩建和新建了项目,形成了以国防工业、民用机械、冶金、化工工业为骨干,轻纺工业相应发展,门类较齐全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这
A.体现了中东部地区的衰落B.打断了国民经济调整的节奏
C.有利于调整国家工业布局D.优化了农轻重产业投资比例
3 . 下表是1962年与1961年相比国民经济部分数据的增长情况。这可用来说明
A.工业化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B.农村经济出现“跃进"局面
C.国家经济建设重心转向农业D.国民经济调整已经初见成效
2022-02-2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1963年,著名画家周瑞庄绘制了年画(如图)。该作品
A.说明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B.倡导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C.体现出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助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
2022-01-24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从1962年起,我国开始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成套设备和引进新技术。随后于1963年下半年启动的成套设备引进工作侧重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吃、穿、用”问题,兼顾发展机械、石油工业等。这反映了
A.外交方针发生根本变化B.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C.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D.经济建设重心开始转移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同志受命主持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迅速实现了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稳定了金融物价。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陈云同志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创造性地提出建设规模要同国力相适应、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市场调节为补充等重要思想。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他参与部署和领导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农业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同志积极支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意识地发挥和扩大市场调节作用,支持探索符合实际、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陈云始终坚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这一最终目的,始终认为国民经济能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提出了“短线平衡”“紧张平衡”“不折腾”等主张,始终强调市场调节必须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发挥作用,使经济在宏观上得到控制,始终主张对外开放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我为主、做强自己”。

——摘编自朱佳木《陈云经济思想的几个要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云同志的思想主张核心及其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云同志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贡献。
2022-01-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部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四)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人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8 . 1962年,广东澄海县实行“包产到户,定产上交,超产奖励”的田间管理负责制,取得了大丰收,全省大部分生产队推广。不久省委明令各地停止试行“超产奖励制度”,说它“掌握不好容易变样”。这说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遇挫折B.农村生产关系调整需要政策支持
C.农村生产结构调整任务艰难D.责任制不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
2022-01-08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9 . 1961~1963年,安徽省进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田”试验,1964年春耕前,试验完全停止。如图能够说明
A.农业集体化道路在当时仍具有优势
B.安徽包产到户试验不具备可操作性
C.“八字方针”的实施推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D.“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激发了农民积极性
10 . 1957年,毛泽东说:“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1961年他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说:“如何搞社会主义还要积累经验,苏联、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经验,我们都愿意接受。”这反映了
A.意识形态对抗不复存在B.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C.国家建设需要全球视野D.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2021-12-02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