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648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并没有使用“阶级斗争”这样的词,而主要使用了语气较弱的“阶级争斗”(15次)和“阶级对抗”(12次),而1930年华岗的译本中不仅使用了“阶级斗争”(15次),而且与阶级斗争相关联词汇的出现频次高达29次。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     
A.国民大革命失败政局动荡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D.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024-02-10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为1957-1962年我国粮食生产、城镇人口增长的关系数据统计。据此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总人口
(万人)
人口增
长率
(%)
城镇
人口
(万人)
城镇人
口增长
率(%)
职工
人数
(万人)
职工人
数增长
率(%)
粮食
产量
(万吨)
粮食净
收购率(%)
粮食产
量增长
率(%)
人均粮
食产量
(公斤)
粮食进
口量
(万吨)
1957646532.3299498.3231014.171950517.41.19301.6916.68
1958659941.72107217.76519467.492000020.92.54303.0622.35
1959672071.021237115.3952751.561700028—15.00252.950.2
196066207—0.46130735.67596913.161435021.5—15.59216.746.63
1961658590.3812707—2.805171—13.371475017.52.79223.96580.97
1962672952.7011659—8.254321—16.441600016.18.47237.76492.3
A.国民经济调整是职工人数下降的主因B.国家工业化进程受到明显的限制
C.国民经济结构逐渐向合理化方向发展D.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发展同步进行
2024-02-10更新 | 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3 . 明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东南沿海走私活动活跃,并形成了由普通商民、海防军官、沿海豪势、册封使节、权贵人物等多种势力参预走私贸易的复杂局面。虽然明政府通过增补条例打击走私,但闽粤沿海豪势和权贵势力的走私活动却屡禁不止,并向规模化方向不断发展。这一现象(     
A.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财政税收B.重塑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模式
C.表明闭关锁国政策逐渐遭到遗弃D.反映出官方对外贸易的式微
2024-02-10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2023·河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伊战争之初,由于担心苏联乘虚而入,也担心美国人质问题恶化,美国对战争的表态是“保持中立”。但战争爆发后不久,为了打击霍梅尼领导下反美势力很强的伊朗,美国开始暗中大力扶植伊拉克,向伊拉克提供贷款、情报等。面对伊拉克的猛烈攻势,美国担心伊拉克将成为海湾强国,使其无法介入该地区。再加上对伊朗垮台会导致其落入苏联之手的恐惧,美国决定在支持伊拉克的同时,保存伊朗的实力,使其不致被伊拉克打败。1982年,美国与伊朗进行秘密接触,并在暗中帮助伊朗,如默许伊朗通过第三国或美国的盟国获得美国武器及零配件。19824月,伊朗大举反攻,面对此种情景,美国又采取支持伊拉克的政策。19844月起,两伊战争进入僵持阶段,美国继续执行其“弱势均衡”政策。

——摘自冀开运、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两伊战争中策略的演变,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的“弱势均衡”政策。
2024-02-07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4世纪末,拓跋族(北魏)入主中原后,根据汉地传统清定流品出身秩序,妥善安置滞留乡梓的汉人士族,依照魏晋惯例广泛吸纳汉人士族步入官场,放宽世资核算的标准,并充分满足其提升门第的利益诉求。这些做法,意在(     
A.整合社会力量扩大统治基础B.推动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C.强化政治认同巩固国家统一D.加快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进程
2024-02-05更新 | 17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希伯来的先知时代、古印度的佛陀及其他早期宗教领袖的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分别列举材料一的“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或宗教领袖)及其主要观点。

材料二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部分,都要拿。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2)从材料二的“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与其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此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明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关于西方文明“接力”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024-06-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7 . 20世纪60年代至今,空间交通管理概念发展历经三个阶段。这一发展依托的条件是(     

空间交通管理概念发展示意图
A.航天技术的发展B.世界市场的形成C.电子商务的普及D.欧洲一体化发展
2024-06-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是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示意图。关于该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提供了最主要贸易通道B.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C.为西欧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D.客观上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024-05-17更新 | 224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热身押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右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B.新中国坚持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新中国推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D.冷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2024-05-12更新 | 68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两篇“雄文”都(     
A.成为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B.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直接助推了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4-05-11更新 | 63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