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出现最高峰是缘于
时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B.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出现了高潮
C.人民公社化运动初见成效D.中央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021-12-01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1952和1978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结构示意图。据此可知
A.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合理B.国民经济增速全面提高
C.东部地区工业产值减少D.国家工业布局有所改善
3 . 从1960年开始,国家对全国粮食的收购价格平均加价5%;1961年又进一步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其中,粮食的提价幅度为20%,油料为13%,生猪为26%,禽蛋为37%。这说明
A.国家注重稳定农村市场秩序B.农业生产得到了全面的恢复
C.国家力求改善农业生产状况D.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4 . 1962年10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上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一条例
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被正式废除
C.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政策的调整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5 . 1960年,安徽省公布“评工记分、包工包产”的方案后,南新庄群众纷纷利用庄前屋后的空地扩种瓜菜,以弥补口粮之不足,家家赶修厕所,大搞积肥,户户筹划养猪,添置农具,农村生产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材料反映
A.农村经济管理的调整探索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农村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D.城乡经济差异有了显著改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图甲、图乙、图丙是中国现代三个时间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依次判断三图相对应的时间段,说明依据。
7 . 基于时间轴的观察和解释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中ABC对应的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A.七千人大会促进经济增长B.自然灾害加深经济困难
C.中共八大调整了经济结构D.大跃进促经济高速发展
8 . 如图为1960年宣传画《抗灾力强更快地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画中一位姑娘扶着一捆谷物,身后小伙子在喷洒农药,远处是一座大型水利设施。由此可知
A.科学生产得到重视B.“左”倾错误抬头
C.国民经济迅速回升D.包产到户开始盛行
9 . 如表是1960-1964年我国钢产量和增长率变化统计表。这新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年份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
钢产量(万吨)1351870667762964
增长率20.4%—35.6%—23.3%14.24%26.5%

A.工业结构的变动B.农业经济的波动
C.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苏关系的恶化
10 . 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0-07-12更新 | 5242次组卷 | 56卷引用:第10-11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