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轨迹:房地产权属性的变化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49- 1955 年,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对公共房产进行管理和分配,私有房产仍允许买卖,但应在政府房产管理机构登记,发给房产契证。

第二阶段;1956- - 1965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阶段。将私有制土地和房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渐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归城乡合作社统一管理,不再进行确权登记。

第三阶段:1966- 1978 年,房地产权属登记全面停滞。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至今,依法建制、创新发展。1982 年颁布《关于城市(镇)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暂行规定》重新开启房地产所有权登记工作。近年来,相继制定和颁发了《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日趋规范化、法律化。

材料二   有关湖南省常德市房屋产权证明的一组材料



图1   1954年颁发的房屋买卖契          图2   1962年发放的房产证

图3   2019年颁发的不动产证书的样本
(1)结合材料一 ,对材料二中三幅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阐释。
(2)说明材料二中三幅图对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房地产权属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62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1年已经精简职工800多万的基础,1962年和1963年两年内再精简职工1000万以上,以压缩城镇人口。这一举措旨在(     
A.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B.尽快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C.缓解城镇粮食供应紧张状况D.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2023-03-08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版画《热火朝天》,真实地描绘了当时车间工人分工明细、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逐步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一五”计划已经基本完成
C.人民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高涨D.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
4 . 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生产资料服务公司成立。它的功能是承办信托服务、组织推销积压物资,以及代购、代销、代加工、代托运和调剂余缺等业务。在经营期间,共处理积压物资3亿多元,代办各类物资1亿元。该公司的成立(     
A.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变了工业物资匮乏局面D.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面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建投资比重表。这说明中国当时(     
时期占投资总额比重(%)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3—1957年14.312.872.9
1958—1962年15.78.975.4
1963—1965年26.25.868.0

A.工业体系日益完善B.经济方针有所调整
C.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023-02-0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紧急指示信,提出“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市场”,规定:“除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据此可知,上述规定(     
A.说明中共彻底纠正“左”倾错误B.推动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C.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平衡D.表明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统计,196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5 441.4万吨,比上一年增产1 790.5万吨;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3.3%,结束了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下降的状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B.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
C.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D.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幅提升
2023-01-27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4(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A.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B.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2023-01-15更新 | 470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23-01-12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为1958-1965年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带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的变化。这说明(     
年份投资额(亿元)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
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
“二五”时期462.2409.75265.8638.434.022.0
1963-1965147.38137.83107.9434.932.725.6
A.中国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B.中央经济调整方针得到落实
C.中苏关系影响工业计划实施D.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2023-01-09更新 | 172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