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1966年4月,彭德怀看到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火热的建设场面写道:“天帐地床意志强,渡口无限好风光。江水滔滔流不息,大山重重尽宝藏。悬崖险绝通铁道,巍山恶水齐变样。党给人民力无穷,众志成城心向党。”这从侧面体现党和国家(     
A.对经济客观规律的尊重B.根据“八字”方针调整工业
C.对三线建设的殷切期望D.致力于实现东西部平衡发展
2 . 上世纪50—70年代,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的鞍钢共向全国300多个单位输送干部和技术工人12.5万人,并为各地代培干部、技术工人和实习生11万多人,支援了武钢、包钢、酒钢、攀钢等钢铁公司的建设。这一举措(     
A.有利于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建设B.保证了“大跃进”运动的顺利开展
C.推进了新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D.顺应了改革开放工业化的建设需要
2023-04-03更新 | 504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新建项目布局本着“大分散、小集中”的精神,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在此精神指导下进行的大规模建设,初步改变了中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等状况。由此推断,这些项目建设处于(     
A.经济恢复期间B.抗美援朝时期C.一五计划期间D.三线建设时期
4 .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认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内容是“集体化加机械化”模式。20世纪60年代,在逐步了解、研究了西方国家农业发展的事实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转变为有步骤地实现“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电气化”。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农村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B.经济体制改革已逐步展开
C.对苏联农业模式有所反思D.政策制定受意识形态影响
2023-01-19更新 | 351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5 . 时代塑造青年,青年创造历史。在社会变迁中,共青团活动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共青团的主要活动(部分)

时间共青团活动
1954年在北京苏联展览馆工地上诞生了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活动是以提高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1955年团中央发出《关于组织青年参加边疆建设问题的一些意见》,广大青年热烈响应号召,迅速掀起一个全国性的垦荒热潮。
1957年党中央要求共青团“团结全体青年积极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共青团积极响应
号召,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各项事业中。
1963年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广大青年提出了“像雷锋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口
号,此后学习雷锋活动的持续开展,一直延续至今。
1983年共青团在企业团组织和青年中开展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五小”智能杯生产竞赛活动。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共青团主要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动和青年文明号活动等活动。

——摘编自李星《浅析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活动及其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以“时代的青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1-15更新 | 39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4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画报》:大国脸谱,时代变迁

材料   19501965年《人民画报》的封面以工人作为封面图片的有23幅,农民18幅,儿童28幅,少数民族群众10幅,军人6幅。例如:1955年年度封面,农村合作社农民手捧着丰收的稻谷,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展现了农民春风满面、欢乐和幸福的形象。1957年年度封面是鞍山钢铁厂生产的夜景。

19771999年《人民画报》的封面,呈多样态势,体育健儿、影视明星、科研人员、风景花卉等频频出现。封面人物中演艺人员达44幅,运动员24幅,科学工作者17幅。例如:1980年第8期为女排主攻手郎平赛场扣球的画面;1997年第4期为影视演员宁静;1998年第5期是骑着自行车的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

20002016年《人民画报》的视野不局限于国内,封面设计、排版和图片设计方面更具国际风格;选择内容愈益丰富,不管是政府官员、行业大腕还是普通百姓,人物形象生动丰富。例如:2003年年度封面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及返回成功,整张图片通过电脑合成技术将三种元素组合到一起,图片中心为宇航员杨利伟。2004年的年度封面是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的冠军刘翔。2014年有5期封面反映习近平及第一夫人的外事活动。

——摘编自朱子涵《大国脸谱,时代烙印——<人民画报>的封面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大国脸谱与时代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1950年9月25日,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模代表大会。到会的有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参加会议的劳动模范代表共有464人,其中来自工业战线的有208人,来自农业战线的有198人,来自部队的有58人。这体现(     
①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党和政府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④劳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空前高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两图为某研究者根据中国版本图书馆的样例数据进行统计的1949—1966、1977—1991两个历史时期传记书目题材、人物类别占比图。



图4

图5

材料二1992年以来出版的人物传记,按题材范围、传主的身份统计,共计26702种。其中,欧洲人物3906种、美洲人物2784种、历史人物2616种、……马恩列斯毛邓等领袖人物772种、军事人物685种。此阶段传记出版除了常规的历史人物、政治人物高企外,财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人物喷涌而出,明星类传记也非常突出。涉及世界他国的人物题材数量极其丰富,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传记人物数量达7335种,占整个传记书目抽样数据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王宏波《传记出版与社会变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4、图5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2年以来人物传记类出版物的主要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2022-11-27更新 | 3398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三线建设是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基于战备需要而对全国工业布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调整。

材料一   1965年后,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口号带动下,大批工厂、工人、干部、资金、设备等涌向了中西部地区。至1971年,内地逐渐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三线企业多布局在没有工业基础的山区,与周围农业社会难以进行有效互动,往往形成“墙内飞机导弹,墙外刀耕火种”的分割状况。三线企业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并实行高中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在大量企业内迁及中央投资减少影响下,东部城市工业生产能力受到了削弱,中国的城市化总体上呈现停滞状态。

——摘编自徐有威、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二   1979年,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对三线企业进行调整改造。具体方法上,一是根据原料、市场、技术、信息原则实行“脱险搬迁”,二是对留在原地的企业进行产品方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三线企业多为国防工业中的骨干企业,对企业员工来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在“七五”至“八五”时期,国家对三线企业减免或退税的总额达30多亿元。从整体经济效益上看,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陈东林《走向市场经济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成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