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流行语,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心中尘封的记忆。下列属于1956-1966年流行语的是(     
A.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B.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
C.阶级斗争、两弹一星、乒乓外交D.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经济结构指中国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1952年沿海省份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70%左右,内陆省份仅仅占30%左右,而“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约80%项目则落在内陆中西部地区,这是当时新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地缘经济政治环境使然。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恶化,三线建设使我国生产力布局进一步西移。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趋于缓和,东南沿海地区参与了世界经济分工,促进了内地和边境省份的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到2007年下降到10.97%,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在2018年达到52.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的变化表现在从重生产轻消费的重工业基础建设,转向轻重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合理发展,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两步走”目标;经济变迁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摘编自王志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结构变迁历程与未来方向》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格局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表为1952年、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指标。农业的这种巨大变化主要反映了(       

类别

年份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马力)机械耕种面积(万公顷)机电灌溉面积(万公顷)化肥施用量(万吨)农业用电量(亿度)
1952年2513.631.77.80.5
1978年1597540672489.5884253.1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2023-11-28更新 | 189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
4 . 下表列出了著名科学家华罗庚1955年11月参加的部分活动。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26日上午参观苏联展览馆的计算器,后到科学院开会
下午主持外国科学家学术报告会
27日晚上参加外事活动
下午报社来人约稿
晚上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开会
A.科教水平迅速提高B.国际学术交流密切
C.科技人才受到重视D.科学精神得以弘扬
2023-11-28更新 | 161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三线建设布局的重点项目

主要省份重点城市代表项目
重庆重庆市西南铝加工厂、重庆汽车制造厂、嘉陵摩托车厂
四川攀枝花市攀枝花钢铁厂、攀枝花矿务局
德阳市东方电机石,东方汽轮机厂、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
绵阳市国营780厂、国营783厂
泸州市泸州天然气化工石、长江起置机厂、长江液压件厂
广汉市火控雷达生产基地
贵州贵阳市贵州柴油机厂、永红机械厂
六盘水市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水城钢铁厂
安顺市歼击机生产基地
甘肃兰州市西北铝加工厂、西北铝合金厂
酒泉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钢铁集团
金昌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
天水市长城开关厂
宁夏银川市大河机床厂
石嘴山市贺兰山煤矿基地
云南昆明市云南包装厂、昆明平板玻璃厂
曲靖市云南维尼纶厂、蓝简汽车厂
青海西宁市青海华桑重型机床公司、青海柴油机厂
陕西宝鸡市秦川机械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
汉中市运输机生产基地、汉江机床厂、汉江铸锻件厂
湖北十堰市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
河南洛阳市洛阳玻璃厂

——整理自梅兴无《三线建设:新中国的一座不朽丰碑》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中期,以战备为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所进行的大规模工业、交通等基本建设。三线建设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到1980年年底,国家在三线地区建成了868个企业和研究机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一半,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31亿元,大大改变了国防工业的布局。在此过程中,三线精神逐渐产生、形成,并在三线建设调整后得到延拓。根据毛泽东的思想,要使三线建设的企业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就要让其远离大中城市,分散布点,做到即使在打核战争的情况下,这些工厂和科研单位也打不烂,炸不垮,能继续坚持生产和科研,支援前线。出于战备和保密的需要,当时的三线企业都要“依山傍水扎大营”,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尤其是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广大山区,有的甚至分布在不通水电的不毛之地。

——摘编自王蕾《试述三线粉神的核心内容与现实意义——以攀枝花纲铁基地建设史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线精神”的内涵。
6 . 从1964年到1975年,四川省初步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综合性比较高的工业制造系统,生产的产品从精密仪器到超大型、超重型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机电设备,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这主要得益于(       
A.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实施
C.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
2023-11-20更新 | 682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所示为1918年至2022年国内某钢铁企业的发展大事记。

·1918年,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19年,设计年产8万吨铁、6万吨钢的龙烟铁矿公司的石景山炼厂由北洋政府主持投资建设,政府首脑悉数入股;全部采用美国技术装备,设备国内领先
·1922年,石景山炼厂因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施工停滞而不得不延期投产
·1938年,日军侵占石景山炼厂,并对其实行军事管理。日占期间,石景山炼厂共产铁26万余吨,其中23万余吨被运至日本本土
·1945年,被国民政府接管
·19496月,成为解放区第一家恢复生产的现代钢铁企业
·1952年,生铁(年)产量增加到34.2万吨,超过该厂19201949年的累计总产量,当年的产量名列全国第二
·1956年,提前16个月完成国家“一五”计划规定的工业总产值指标
·1958年,在全国首创“基本建设投资大包干”
·1979年,采用37项国内外新技术建成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并投产
·1980年,自主研发的顶燃式热风炉技术出口卢森堡
·1981年到1995年,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承包制”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授予投资立项权、资金融通权和外贸自主权;同年,创办了中国工业企业第一家银行
·1994年,年钢产量已达824万吨,成为行业“全国冠军”
·20032010年,企业主体开始逐步搬迁至唐山重新投产;2010年,老厂区全面停产
·2022年,老厂区部分工业遗址经改造后,成为北京冬奥会竞赛场地之一

——据《中国国家历史》杂志社官方网易号专栏文章整理

材料呈现了一个大型民族企业的百年发展历程,其中蕴含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启示,围绕“企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炼一条或多条启示,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国家记忆】

《国家记忆》是中国第一档国史节目,以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为宗旨,展现党史、国史、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揭秘重大决策背后的故事、讲述各阶层各时代代表性人物,记录讲述党的奋斗史、创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史、改革开放进程史。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新中国的相关史实,围绕“国家记忆”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体现国家意义,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9 . 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西北、西南地区大量少数民族同胞参加,他们主要通过参加建设会战、提供物资支援、开展慰问演出等方式为三线建设作贡献。汤景英、安顺发等技术工人是少数民族同胞参加三线建设的缩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空间分布格局
C.利于构建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D.彻底改变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
2023-11-11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那时候,中国的奇迹有很多,林县的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八万座大中型水库,大江大河的治理;成渝铁路、成昆铁路、三线建设、两弹一星、首都十大建筑、许多重大科技突破、建立中国工业的基本构架……奇迹数也数不清。这些奇迹(     
A.得益于人民长期凝聚形成的巨大力量B.大多数都诞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有力推动新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D.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