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52~1960年,国家先后开展了四次扫盲大运动,扫自标准定为每人认识1500到2000个字。到1965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A.适应了“双百”方针的要求B.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有利于现代中国社会进步D.开启了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
2 .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数次修订历史教育目标,其中一次的内容有这样的表述“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次的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
A.1912年B.1927年C.1949年D.1956年
2020-02-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B.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 .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2019-01-30更新 | 2622次组卷 | 60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49年,中国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的学生占33.1%;到1953年,文科学生的比例降为14.9%;经过1956年前后的进一步调整,这一比例下降为9%;1962年,这一比例最低,仅为6.8%。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教育布局
B.新中国教育仿照苏联的模式
C.管理人才较多,科技人才缺乏
D.改变了近代重文轻理的现象
2018-12-05更新 | 1125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
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
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
2016-11-27更新 | 29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文科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