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这些调整反映出
A.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重大变化
B.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忽视
C.国家有计划地整顿改造旧教育
D.教育发展适应国家战略需要
2 . 据统计:1960年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的75%,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近90%是在1949年后培养出来的。这一现象表明
A.“大跃进”运动波及教育领域
B.高等教育制度发生了变化
C.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
D.政府轻视人文学科的发展
2018-01-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试题君之K三关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1年2月10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文件,,规定工农速成中学的任务是:“招收参加革命或产业劳动一定时间的优秀的工农干部及工人,施以中等程度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其能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培养成为新中国的各种高级建设人才。”1952年11月19日,国家教育部发文明确规定:“自1953年起,工农速成中学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附设于高等学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预备学校。学生毕业后,一般直接升入本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这样“可以逐渐改变高等学校的学生成分,使高等学校确实面向工农开门”。到1955年,工农速成中学升入高等院校的方式有所变化,需要参加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但是给予照顾,予以单独出题、单独录取。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法令文献汇编》等整理

材料二1950年,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文中指出:“现在大批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子女还是很好地在各级学校里念书,他们尽可以继续在这些学校里念下去,直念到能够走出校门,为人民的国家担任一部分工作。”1956年12月8日,毛泽东在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中强调学校对资本家子女要一视同仁,“入学、助学金、入团和戴红领巾这些问题,要一视同仁,只看条件如何,不看家庭出身。如果成绩不够的,就是工农子弟也不能录取,资本家子女成绩够的就应该录取”。

——据《人民教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措施。

2017-12-13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观察下列两组图表:

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小学
1965年学校数434所80993所1681000所
比旧中国最高时增长1947年的1.1倍1949年的14.1倍1949年的4.9倍
1965年在校生67.4万人1432万人11626.9万人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47年的3.3倍1946年的6.9倍1946年的3.9倍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
年代1949年2001年
初等教育学校数34万49.13万
在校生数2400万1.25亿
中等教育学校数521910.09万
在校生数127万9115.31万
高等教育学校数2051911
在校生数11.7万1175.05万

请回答:


(1)1965年新中国的教育与旧中国教育比较,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2)2001年中国教育发展的状况较之1949年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2018-01-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7单元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49年1953年1957年1962年
33.1%14.9%
9%
6.8%

A.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B.“左”倾错误的泛滥
C.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
D.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
6 . 下表是1949-2000年我国公民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表。其中(成人)文盲率变化最大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年份194919641982199019952000
文盲人口总数(亿)3.22.332.31.821.450.83
文盲率(%)8052.434.4922.2216.59.08

A.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
C.政府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