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54年,党和政府规定,电影放映网建设重点对象是工矿、农村和小城市。在积极兴建、改建城市电影院的同时,也抓紧组建大量的流动电影放映队,以低廉的票价甚至免费让工农士兵欣赏电影,使过去的小资文化、市民享受升级成为事实上的大众文化和人民体验。由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
A.推动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B.旨在落实社会主义改造方针
C.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落后的现象十分严重,文盲率约95%。19525月,教育部认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农民中扫除文盲“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求推广速成识字法。1952年,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召开了推行速成识字法的工作会议,以培养掌握速成原理的文教干部。鉴于推行速成识字法的任务迫切而艰巨,单靠正式教师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各级政府特别注重培养业余教师,组织了一支“以民教民”的师资队伍。政府部门组织编写了多种类型的农村识字教材,如《北方音注音农民速成识字课本(临时课本)》《江南音注音农民速成识字课本(临时课本)》等。这一识字法“利用注音符号帮助识字”,充分考虑到了农民学习的特点,在尽量不影响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使农民学员逐步达到脱盲标准。由于与农村生产活动紧密结合,速成识字法提高了识字效率,加速了扫盲工作的完成,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

——摘编自马云《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推行与实践一以速成识字法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意义。
2021-05-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上海电信局制订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摘录。促成该计划制订的是
●保证高级知识分子每周至少有40小时用于技术业务生产工作。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俄文。
●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
A.“向科学进军”的号召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D.“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4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中博士任教授,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起初,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往往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除经师讲学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学校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就教。经过严格挑选,在汉代大学执教的博士,一般来说质量较高,其中不乏一代儒宗学者。随着太学规模的扩大,愈加重视考试。

材料二 毛泽东时代的教育筑就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论断。我们回首建国后前三十年当时的新中国教育面临这样的两重使命:既要扩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迅速普及教育(即“大众教育”);又要通过正规化、制度化的教育,为实现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培养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即“精英教育”)。但在这背后,两种针锋相对的教育思路各自在自己占据主导的时段内造成和积累了难以弥合的缺陷,以至于改革开放之后教育体系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应对这些缺陷带来的困难。直到今天,还需要后人不断对它进行改造和加固。

——摘编自《毛泽东时代的四个关键词:教育医疗收入住房》


(1)概括汉代太学教育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列举毛泽东时代“两条教育路线”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021-03-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

材料一8世纪开始,欧洲社会生产力就开始回升,财富的增长和贸易活动的开展,人们对罗马法的兴趣提升,尤其是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一些大学的产生。1113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内部发生的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反映的正是关系微妙的教权和王权之争。进入13世纪,受惠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阿拉伯文化倒流回欧洲,代表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的阿维洛伊哲学与代表正统的基督教神学的阿奎那哲学开展了激烈论争。这些富有时代意义的哲学论争对大学生十分有吸引力,因而与这种论争有关的科目,如逻辑学处于十分受宽的地位。

——摘编自许晓平《西方大学起源的社会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早期大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着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的大学。1950103日,在人大的开学典礼上,刘少奇明确指出:“人民的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以为工农服务为目的的。我们国家的教育也应该是为这一目的而服务的。”其本科8个系主要为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等。在中国的高校中,人大是最早聘请苏联专家且聘请数量最多的学校:至19504月,到人大进行援助的苏联专家共有36人。195011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党组,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了中共对高校的领导。

——摘编自刘颖《建国初期中共新建高校的特点及其影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大学被称为“新型”大学的原因,并阐述其影响。
6 . 下表为1957年全国高校分布情况表。这一分布情况
项目综合大学工业院校师范院校医药院校农林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其他院校共计
数量(所)17445837318556171229

A.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文化基础B.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超越了当时中国的实际需求D.使国家教育体系陷入了紊乱
2021-03-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2021-02-02更新 | 75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应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的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这表明
A.“双百方针”在教育领域落实
B.“大跃进”扩展到教育领域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
D.普及高等教育成为发展核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