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值此时局,似觉防无可防矣。惟交涉之事日繁,彼族恃强要挟,在在皆可生衅。自有洋务以来,叠次办结之案,无非委曲将就。至本年日本兴兵台湾一事,屡饬各疆臣严密筹防,调兵集船,购利器,筑炮台,一时并举,虽未即有把握,而虚声究已稍壮。该酋外怵公论,内慑兵威,乃渐帖耳就款,於国体民情尚无窒碍,未必非在事诸臣挽救之力……夫临事筹防,措手已多不及;若先时备豫,倭兵亦不敢来,乌得谓防务可一日缓哉!

——摘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拆》

材料二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向清政府提出筹办海防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海防建设与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国家对东北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变化表,其中“三五计划”时期的投资比重降低,主要是基于(     
时期“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
比重37.4%20%10.8%
A.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B.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C.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D.国家安全局势的变化
2024-04-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1964年10月,美籍华人赵浩生教授兴高采烈地在国外的报纸上写道:中国的惊喜和自豪是无法形容的。在海外中国人的眼中,那菌状爆炸是中华民族的花朵。赵浩生教授的兴奋缘于(       
A.“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
B.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大跃进”提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2024-04-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务院决定:唐山铁道学院内迁至四川省峨眉县,后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大连医学院南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改名为遵义医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内迁长沙,改名长沙工业院,后为国防科大;北京矿业学院搬迁至四川,改名四川矿业学院。这一转移(     
A.旨在适应工厂技术人员迁移的需要B.主要基于当时国家安全形势的考量
C.推动了中西部地区文化知识的普及D.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6年至1975年的三线建设时期,约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一半款项投到了“大三线”地区(指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这一举措(       
A.凸显国家战略安全建设意图
B.实现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D.为“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提供保障
2024-03-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刚一成立,科学技术事业即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194911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紧接着各产业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到1955年,全国科研机构已有840多个。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我国于1978年开始筹备建立专利制度,1980年成立国家专利局。1984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于198541日开始施行。《专利法》实施以来,在已批准授权和正在审批的专利申请中,已有一大批项目开始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人员增长及构成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科学技术四十年(1949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2024-03-24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处境十分艰难,撇开经济形势,单说政治生态就恶劣异常,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敌视,再是后来与苏联的化友为敌,战争阴云常年笼罩着中国大地。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讹诈,党中央果断决定我国、行研制 “两弹一星”。1964年,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空中升腾的巨大蘑菇云,震撼了整个世界;1970 年,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时,空中传来清晰的“东方红”乐曲,它是如此悦耳动听, 整个中国都在聆听,整个世界也一定在静听。

——摘编自潘志华《中国科技走向辉煌》

材料二   新时期中国的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各方的因素共同推动所致。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战略上将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是中国科技进步的典型代表。一个国家如果能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不仅仅是国力的体现,而且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民众的自豪感,提高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神舟飞船”计划的成功,就如同20世纪60年代的“两弹一星”工程一样,引起全世界的注视,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它的经济效应将不断放大。

——摘编自冯留建《中国科技故实力的发展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研制“两弹一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70年代与新时期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不同影响,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8 . 根据中共中央建立稳固后方基地和建设三线的号召,江西举全省之力,积极投身于“小三线”建设,不仅负责自己承担的“小三线”企业的设计、施工,做好各种水、电等配套设备,还配合省外施工方组织民工参加工地建设,做好迁入江西的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等相关工作。由此可知,江西的“小三线建设”(     
A.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B.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增加了江西省的财政收入D.配合了国家的战略需要
2024-02-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年,开始了以成昆、湘黔铁路,攀枝花、酒泉钢铁厂和重庆工业基地为主的铁路、冶金和其他重工业建设。这一战略决策(     
A.完善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B.推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C.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D.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
10 . 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促成以上提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B.国内主要情况和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D.积极参与第三次全球科技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