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英模是时代的缩影、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集体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末年,闽南沿海经常遭到倭寇骚扰侵犯,军民奋起抵抗,涌现了很多民族英雄,俞大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逝世后朝廷追赠“左军都督”,谥号武襄。有关俞大猷抗击倭寇的故事也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在闽南民众的想象中,俞大猷是一个晓勇善战、智勇双全的民族英雄,是一代抗倭名将,在抗倭战斗中,他刚毅沉着,有勇有谋,立下了赫赫战功,保护了沿海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安宁。

——摘编自戴冠青《英雄想象中的价值取向与生命追求》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妇女广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1950年,以梁军名字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纵情驰骋在北大荒的原野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们研究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开垦出了22500亩土地。梁军光荣地出席全国第一届工农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9年,梁军驾驶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台拖拉机的英姿被永久地定格在第三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摘编自朱宝辉《绽放在拖拉机上的铿锵玫瑰》等

材料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

——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俞大猷抗击倭寇的故事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军”们大量涌现的背景及其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3-10-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1934年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

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次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他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材料二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后,钱学森和夫人准备赶回祖国,为国效力。此时的美国,以议员麦卡锡为首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狂热。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1950年,钱学森一家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钱学森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迫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海关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中国,中国科技界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

材料三 1954年4月,美英中苏法五国在日内瓦就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召开国际会议。中国释放了4个美国飞行员战俘以争取钱学森等留美公民尽快回国,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包括了释放11名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的回国效力,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以上材料均来自《百度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钱学森成为世界知名空气动力学家的背景。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扣留监禁钱学森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钱学森能够回到祖国的原因和作用。
(3)据材料分析日内瓦会议的重要意义。
3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杰出代表。
(2)表现
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________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________、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2023-08-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学习讲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不同的历史坐标和时代浪潮中,劳动模范以不同的身影和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展现出新的内涵和时代指向。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妇女广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1950年,以梁军名字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纵情驰骋在北大荒的原野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们研究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开垦出了22500亩土地。梁军光荣地出席全国第一届工农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9年,梁军驾驶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台拖拉机的英姿被永久地定格在第三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摘编自朱宝辉《绽放在拖拉机上的铿锵玫瑰》等

材料二   新中国以来劳模形象的演进变迁

时期

劳模形象

评选标准

评选内容

劳模结构

50年代老黄牛劳动竞赛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踏实肯干等基层的产业工人或农民
60、70年代铁人精神发展生产力在“学大庆”运动中表现良好,且在生产技术创新或增收方面有突出贡献者知识分子也纳入劳模评选范围
80、90年代“当代愚公”经济贡献和创新创造在企业中有重大贡献者职业日渐多元,由最初的产业工人、农民到企业家、科学家等
21世纪新时代“最美奋斗者”重视人文精神的考察,对道德品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对社会有突出贡献,并愈加重视劳动、道德品格及精神要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军”们大量涌现的背景及其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以“新中国劳动模范的变与不变”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代表和影响是什么?
2021-12-1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问题导学-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6 . 当代中国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晚清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就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

——侯欣一《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

材料二 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历史上考察是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背景的。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法治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辛,70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就能克服法治建设的阻碍,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郭庆珠《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程》

材料三   王进喜(1923—1970),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铁人”。1950年,他考入甘肃某钻井队,1956年担任钻井队队长,率全队创造了全国钻井最高纪录。 1959年国庆,他作为观礼代表赴首都,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的“煤气包”,才知道国家缺油,从此树立了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思想。1960年,他率1205钻井队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面对艰苦的条件,他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他率队用肩扛手提的方法,仅5天就打完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最高纪录。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井喷,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伤腿却血肉模糊。他的英雄行为感动了附近乡亲,称他为“铁人”。东北石油会战取得的成绩和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1964年,《人民日报》以头条刊出毛主席“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工业学大庆”活动对于振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1970年,王进喜因胃癌医治无效病逝。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王进喜被评选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

——据孙宝范《铁人传》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你对“法治”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内涵。
2021-04-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钱学森于1911121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5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他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钱学森在美期间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5108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美国政府终于准许钱学森夫妇回国。钱学森回国后,此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国防力量的加强迫在眉睫,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在他的努力带领下,196410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6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4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摘编自学习强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学森科研成就取得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学森所做贡献的影响。
2020-12-23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一教师关于《“地质之光”李四光》一课的教学提纲。

请回答:

(1)根据提纲和所学知识,概述李四光“辞官留学英国”的社会背景。

(2)根据提纲和所学知识,概述李四光向“权威”挑战的主要事迹。

(3)从李四光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哪些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2018-03-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 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时训练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材料二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

(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邹承鲁(19232006),祖籍江苏无锡。作为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在酶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贡献。1942年,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期间他对生命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1946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剑桥大学,师从剑桥大学著名生物化学家基林( Keilin)教授。研究生期间,他单独署名的论文在《自然》杂志发表。1951年,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年他毅然回国,1958年,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1965917日,经集体努力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他所确立的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公式及相关方法被称为“邹氏公式”和“邹氏作图法”,在国际上也得到广泛接受和采用,并写入教科书。邹承鲁治学严谨,思想活跃,直言不讳,被誉为“中国生化泰斗,科技界直理斗士”,他积极为国家科技政策和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其中有很多在改革开放后被作为国家政策,成为现实。邹承鲁还为我国生物学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摘编自王志新《邹承鲁先生两项被收入教科书的研究成果》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邹承鲁先生对中国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邹承鲁先生取得成就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