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雷锋精神”来源于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凝练,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始于其内在运行和时空境遇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日报》对雷锋精神的报道

日期

标题

内容

1961年5月5日

《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主要介绍雷锋生平事迹。

1963年2月7日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把雷锋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是因为他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雷锋的革命自觉性源于他对毛泽东无产阶级思想著作的学习。

1977年3月24日

《雷锋精神是禁锢不了的》这一时期的雷锋精神主要表现在与“四人帮”的斗争方面。

1981年3月5日

《八十年代更需要雷锋精神的大发扬》“雷锋的可贵,不但是他做了大量助人为乐的好事,而且是因为他是一个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

1983年3月5日

《新时期与雷锋精神-纪念开展学雷锋活动二十周年》针对当时“雷锋的道德价值过时论”进行回应,指出学雷锋要与时俱进,号召青少年要像雷锋那样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学习的态度,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

1989年12月16日

《雷锋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发扬雷锋精神首先是引导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

1993年3月5日

《雷锋精神永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有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是永存的。”

1997年3月4日

《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雷锋精神在今天之所以没有过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同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所要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据何小芳《试论雷锋精神从革命性到道德性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雷锋精神的变迁”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4-21更新 | 34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进喜(1923—1970),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铁人”。1950 年,他考入甘肃某钻井队,1956 年担任钻井队队长,率全队创造了全国钻井最高纪录。1959 年国庆,他作为观礼代表赴首都,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的“煤气包”,才知道国家缺油,从此树立了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思想。1960 年,他率 1205 钻井队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面对艰苦的条件,他发出了“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他率队用肩扛手提的方法,仅 5 天就打完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最高纪录。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井喷,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伤腿却血肉模糊。他的英雄行为感动了附近乡亲,称他为“铁人”。东北石油会战取得的成绩和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1964 年,《人民日报》以头条刊出毛主席“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工业学大庆”活动对于振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1970 年,王进喜因胃癌医治无效病逝。2019 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王进喜被评选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

——据孙宝范《铁人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进喜被评选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的理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陆路以铁路连接物产丰富的东北腹地,海路则以大连港为节点, 联结华北、华东广大地区。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曾建起大批现代化工厂,并且作为太平洋战争 物资集散地,大连还大量存储了汽油、布匹、钢铁、化工等原料。日本投降后,大连由苏联进行 军事管制,不久便由中国共产党实际接管,很快恢复了秩序。解放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十分重视 军队的后勤建设,决定利用大连原有的工业基础,建立军工生产基地。1947年7月1日,苏军   将“满洲”化学厂等6家工厂移交我方,与我方陆续建成的引信厂、弹药厂共同组建成“大连建新公司”,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军工联合企业就这样诞生了。

——摘编自张艳《从大连建新工业公司的三份红色档案说起》

材料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大连建新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大连军工工业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情况。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序 号史料内容


“东北局军工部长何长工多次到建新公司,“每次去,都带大批物资,帮助他们 解决实际困难,鼓励职工们坚持自力更生,加紧生产。”

——何长工《何长工回忆录》



“日本技术工人获原为研制硬质合金作出贡献,被公司评为一等模范进行表彰。
高桥、藤村、伊藤荣在生产立功运动中立大功,在全市范围内对其进行通报嘉奖。”

——大连五二三厂档案室









“立功奖状”全文:“徐万里同志在建新公司生产立功运动中成绩优良,经评定 为小功一个,特给奖状以资纪念。”(时间1949年7月)














A

——林岗作品《群英会上的赵桂兰》

发表于1951年1月《人民日报》 (说明:1949年12月19日,大连建新厂女工赵桂兰为保护国家财产而被扎伤。 因此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于1950年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军工联合企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连军事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4-05-14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四光,15岁赴日本学习造船,以求船坚炮利救中国。16岁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后,他远洋重渡走向“科学救国”之道,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1920年,他在一次讲演中提出:“学术问题,不能人云亦云”“心只管细,胆只管大,掌握逻辑思维,天经地义的学说,也不能吓倒我们,要知真正科学的精神,就是为真理而奋斗。”毕业后,李四光拒绝外国优厚待遇的聘请,毅然回国改变祖国落后面貌。此后,李四光先后发表《华北晚近期冰川作用遗迹》《冰期之庐山》《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中国北方之蜓科》《地质力学概论》等著述。新中国成立后,他不负祖国重任,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石油地质勘探和开采工作,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洋神话”,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摘编自马胜云《地质之光——纪念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诞辰120周年》


(1)据材料指出李四光早期救国之路的变化,概括李四光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
(2)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据材料说明李四光科学成就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
2022-01-2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5 . 近代以来中国产生了许多卓越的科学家,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修建京张铁路的确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他没有被困难骇倒,而且挺起胸膛,把这个艰难的任务承担起来。他耐心地说服许多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真诚地团结他们,并且在工作中千方百计培养青年的技术力量,他就是这样依靠着广大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勇敢和智慧,进行深入的勘察和反复的设计,终于在设计上找出了一些独创的办法,减少了工程,缩短了工期,保证了质量。这条铁路的成功,对于当时流行的奴才思想是有效的打击,对于苦难中的我国人民则是无限的鼓舞。

——摘编自1961年李四光《纪念詹天佑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材料二   195312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征询他对我国石油资源的看法。毛泽东对李四光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李四光陈述了他不同意“中国贫油”论调的理由,深信在我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地质勘探工作。国庆10周年即将来临的1959924日,石油工业部在黑龙江省肇州县高台子构造松基3井,首次获得自喷工业油流;紧接着926日,地质部在吉林省扶余县雅达红构造扶27井,也获得工业油流。从此我国东部找油取得了具有历史意又的重大突破,迎来了1960年大庆油田大会战的胜利。

——摘编自陈群《李四光与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他克服困难的办法。并归纳京张铁路修建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中央关心石油资源的原因,指出李四光否定“中国贫油"论的主要理论依据并归纳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贡献。
2020-12-27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共和国人物

习近平说: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多数中外地质专家都认为中国是贫油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少石油,只好用天然气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的燃料。毛泽东曾十分担忧地对李四光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李四光不相信中国没有石油,他运用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亲自指导全国的石油普查工作,经过几年努力,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后来在那里发现了油田。2000年,李四光作为中华40位文化名人之一,落户在“中华世纪坛”,在这个“国家先贤祠”里供全国人民瞻仰纪念;他的一帧帧画像也走进了我国的中小学校,成为千百万青少年的前进路标。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说: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任选一人,围绕“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写一个人物简介,题目自拟。(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清晰,分析全面,评价准确;字数150字左右。)
2020-04-11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四光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国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在古生物科的鉴定分类方面的工作、开创中国第四纪冰川学、创建地质力学是对地质科学的最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先生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务,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祖国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之中,在应用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为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应用地质力学的理论为新中国寻找石油、铀、地热等资源,地震预测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材料二 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我国地质界的最高荣誉,是为纪念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李四光对我国科学事业和地质事业的巨大贡献而设立的,旨在继承和发扬他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积极从事科学、技术和教育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广大地质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多做贡献。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在颁奖仪式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宣读了《关于颁发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决定》,授予赵文津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授予夏代祥等8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授予崔盛芹等5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授予曾勇等2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

——摘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北举办“李四光是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展览的主要目的。
(2)依据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18-07-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云南省个旧市2018届高三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