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近现代中国外交反映了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款……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分析此条款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材料二:

第十款……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2)材料二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

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请看(出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14万,他们遍布在战场的每个角落,他们和所有的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牺牲。我恳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出示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欧洲就有十几座,他们大多来自于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的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

——《顾维钧巴黎和会的演讲》

(3)概括材料三中国争取山东省主权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你还可以列举出哪些依据?

在这次和会上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关键因素。

材料五: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2017年6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将在阿斯塔纳上合组织峰会上成为正式成员。这是上合组织2001年成立以来首次扩大。

——百度百科

(5)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中国在该组织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6)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2018-02-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71年11月8日的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为封面人物,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里的“中国人来了”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美国
3 .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的目的在于
A.缓和中美关系,对抗苏联B.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保持一致立场
C.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D.调整亚太战略,阻止中国统一
5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提到:“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开始结盟对抗苏联
B.国际形势影响美国对华态度
C.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D.利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6 .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乔治·布什说:“这是一个丢脸的时刻,我感到极为失望。但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的看法。”这一说法是针对
A.亚非会议的召开B.美国被迫从越南撤军
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外交部副部长周南:“20世纪60年代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大批非洲国家独立,而且加入了联合国,他们和中国互相支持。”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状况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马上终止了斯大林对西方的进攻性政策,并开始劝告,尝试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中共中央接过莫斯科提出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周恩来将其具体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迅速增多,中国代表开始出现在各种亚非国家会议上,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开始被冲破。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二: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与基辛格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毛泽东说:过去中美两国是敌人,现在是朋友,而苏联对欧亚两洲的威胁现在不仅存在,并且还在增长。今天我们应当搞一条横线,从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到土耳其和欧洲,这样“可以共同对付一个混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由敌人变成朋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说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新思路?

材料三: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但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

——《邓小平文选》《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24日)

(3)依据材料三,分析指出邓小平提出这一外交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任举一例说明其外交实践。

2017-03-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9 . 20世纪70年代,对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美国总统是()
A.杜鲁门B.尼克松C.罗斯福D.基辛格
10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此项决议的内容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C.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