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了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这是当年毛泽东看到外交部填写的联大表决结果报告时说的一段话。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D.自身综合实力的增强
2024-01-3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改革开放前,我国先后对66个亚非拉落后国家给予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如在1973年,我国对外援助支出一度占到财政支出总额的6.92%。这一时期的对外经济援助(     
A.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利益B.打破了西方阵营的外交封锁
C.得益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D.加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2024-01-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北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宣传画里的历史】

宣传画又名招贴画,是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宣传画里的历史”,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12-17更新 | 517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典型的多边外交的成就。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与当时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代表打交道。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一方面同英、法外长直接交往、会谈;另一方面,努力争取苏、中、越三方达成一致,经过会上、会下的穿梭往来和艰巨的斗争,最后苏、中、越三方终于达成了《关于在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达成协议的公报》。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不仅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还积极在会内、会外与亚非国家接触,消除隔阂,将交朋友的立足点放在亚非国家。

——摘编自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

材料二   1973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基辛格博士,他用赞赏的语气提出一年以前尼克松对中美相互接近所做出的解释。毛泽东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HAND﹣IN﹣HAND手携手)。”基辛格表示:总统曾对主席说过,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我们本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对别的任何人表示善意。毛泽东认为基辛格讲的是“老实话”。

——摘编自宫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多边外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多边外交的指导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能够“HAND﹣IN﹣HAND”的原因。
2022-03-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市属学校互助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 70年代初,苏联《真理报》发表评论,称几天前的中美最高级会晤“具有反苏特征”,指责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同北京成交”而“牺牲了越南人民”。中美这次“最高级会晤”
A.决定了中国重返联合国B.推动中日关系走向正常
C.正式建立中美外交关系D.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
2022-02-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在公报中,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这一声明的发表
A.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B.意味着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表明美国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D.反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增强
7 . “罗斯福新政”在我国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教科书中一度消失,但在1982年版的《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史(下册)》中,首次以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出现。其直接因素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苏之间关系恶化D.中美关系正常化
2021-01-1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两国关系中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维护和拓展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这说明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是
A.意识形态B.国家利益C.经济实力D.对话机制
9 . 1979 年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除经贸、文化科技交流和人员往来增加之外,军事交流也取得某些突破。卡特政府对华军事与安全合作政策发生转变,采取了有限开放的态度。这主要是基于
A.苏联入侵阿富汗B.中国的对外开放
C.美国外交重心的调整D.国家利益下的政策博弈
2021-01-1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外交“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决定性的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这一现象出现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汸华后中美关系恢复正常D.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不结盟政策
2020-08-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