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40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甘肃省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2 .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 . “元璋故里涌春澜,十八农夫划地田。歃血为盟求腹饱,签押作证避囚牵。”其中的“划地田”是指
A.土地改革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运动
4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       
A.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5 .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时认为:20世纪“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其中与“选饭吃”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
2016·上海·高考真题
6 .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经济特区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
2019-01-30更新 | 2311次组卷 | 49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7 .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
A.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8 . 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下列口号最能体现讲话精神的是
A.“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018-10-16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9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营方式在我国农村普遍推行。这种方式
A.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C.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公有制的形式
D.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10 . 下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