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80-2007年按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五分组生活消费水平变化表(单位:元/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低收入户(20%)中低收入户(20%)中等收入户(20%)中高收入户(20%)高收入户(20%)
1980年105126152190261
1990年3324405386681 018
2000年9771 2331 5011 8773 086
2007年1 8512 3582 9383 6835 994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全面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表,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1980年和2000年农民各项支出占比表
年份吃、穿、住(生存型消费)发展享受型消费
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
1980年87,98%12.02%
2000年70,35%29.65%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C.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D.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3 . 下表所示,我国云南省农业生产和森林覆盖率情况。这说明云南省(     

人均农业生产总值

人均粮食生产

森林覆盖率

1956年

100元

727斤

50%以上

1976年

100元(按不变价格)

575斤

24.9%

A.农村改革势在必行B.农业管理水平落后
C.必须调整产业结构D.农业处于全国后列
2022-08-04更新 | 854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978年至1984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的总产量分别增长33.6%、188.8%、128.2%;农业总产值增长118%;农民人均年实际收入增长15. 1%,是改革开放40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B.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D.土地所有制性质变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安徽凤阳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大幅增长,取得这样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创立经济特区B.实行包产到户
C.实施对外开放D.发展农业科技
6 . 1985年,国家在粮食方面实行合同收购制,合同以外部分随行就市。结果,新的国家合同粮价比上年下降10%,集市粮价则只及60年代中期的水平(而同期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差不多上升了2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压低粮价保证市场供应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管理失序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21-02-0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一个大的历史概念往往包含了若干小的历史概念,而小的历史概念之中又包含着更加具体的历史事实或者历史概念,由此形成了历史概念的不同层次结构。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平型关大捷
C.三大改造--公私合营--大跃进运动D.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
2020-06-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8 . 据统计,1981年与1952年相比,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倍。1981年,全国城乡人均消费水平,扣除物价变动因素比1952年提高1倍多。这一事实表明
A.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B.计划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
C.经济政策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D.中国政府成功抑制了物价
9 . 下图为1984年《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漫画。该作品
A.融入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创作风格B.描绘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
C.宣扬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富裕
10 . 2008年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周年,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组织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一次针对安徽农民的问卷调查。下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据此得出的结论最为准确的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源于安徽B.家庭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严重的挫折D.家庭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
2020-05-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武清区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