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2-06-09更新 | 11535次组卷 | 83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9.5817.01
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2018-06-09更新 | 7803次组卷 | 9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农村人民公社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政权机构。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上消解了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决定在农村设立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人民公社遂告解体。由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2021-05-25更新 | 811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 美国是最早开展社区组织工作的西方国家之一。美国政府制定了各种关于社区的法律制度,从国家层面出发,有《住宅和社区发展法》《社区再投资法》《国家和社区服务合作条例》等。社区组织行使社区管理职能,是由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产生的,通常包含董事会、执行总裁、正式员工和志愿者。多层次的非营利组织遍布美国的各个社区,他们为社区提供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和差异性服务,在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同时,还增加了就业岗位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每年约有9000多万人次的志愿者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为美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保障。

——摘编自杨浩勃《美国社区管理模式对深圳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基层管理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城市社区管理的异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城市基层管理带来的共同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土地政策简表(部分)

时期相关政策内容概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保护富农,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化把农业合作社转化成为既有农业又有工业的基层单位—公社
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国家或集体土地,缴纳一定税额,自负盈亏
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家庭保留土地承办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中至少一个历史时期的士地政策展开,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明确指出历史时期,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6 . 1949—1980年,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1981—1995年,集体农机站逐渐解体,农机工业重点生产适合当时农村规模经营的小型农具等;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据此可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②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
③国家经济政策的扶植④世界银行贷款的资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01更新 | 125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作为“发财致富”符号的“万元户”,在1980年还是特例,只有短短三四年,到了1984年就迅速到达峰值,仅仅《人民日报》年使用量就达113词次,平均每三天就会有1词次,是前年的4倍。这反映出
A.党报成为政策宣传的主阵地B.体制变革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C.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D.国企全面改革改善了职工生活
8 . 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劳动组织,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并肯定了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等形式。这些规定
A.扭转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做法B.促使农村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C.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D.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   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

——《陈云与中国经济建设》

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进展?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2022-10-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85年,国家在粮食方面实行合同收购制,合同以外部分随行就市。结果,新的国家合同粮价比上年下降10%,集市粮价则只及60年代中期的水平(而同期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差不多上升了2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压低粮价保证市场供应B.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管理失序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好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22-01-11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仿真训练(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