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A.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B.农村改革过于急躁冒进
C.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高于城市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2 .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

材料二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影响。
(2)材料二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
2023-03-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1981—1989年我国某地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情况统计。该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
C.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动
4 . 如图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情况的统计。由如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化进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的局部内容摘选,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这反映出(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农民的孩子应该以种田为本”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
2.9%4.3%8.2%23.0%61.1%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如果有机会重做选择,你将选择经商去乡镇企业工作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打工继续种田
35.2%14.1%31.8%2.7%8.5%

A.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实现B.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2023-01-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6 . 下表为1982—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建立D.国民经济比例不合理
2020-07-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从初期的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8 . 下表为1978-1980年,《人民日报》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报道统计。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年份包产到户大包干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总计
197851239107359
1979215249161488
1980543219092404

① 1978年以后,相关报道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②“包产到户”揭示出农民获得的是土地所有权
③“按劳分配”高频出现凸显了此制度的优越性
④“多劳多得”针对的是“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9.5817.01
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正在迅速完成
C.优先发展重工业合乎国情D.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2020-04-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改革须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图中数据变化的农业政策因素是什么?并简述该政策推行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在该机制方面的理论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