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 道试题
1 .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按每户家庭的人口数平均分配。在瑞金沙洲坝,土地承包经营后,全村户均耕地面积仅3.9亩,且分布在好几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到1992年国家宣布新增人口不再分地前,沙洲坝人均耕地面积由“分田到户”时的0.7亩下降到0.6亩。据此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使得人地矛盾突出B.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致农业生产的下降D.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2022-04-06更新 | 30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198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落实粮食定购“三挂钩”政策的紧急通知:分期分批及时组织供应挂钩物资和资金,确保对农民兑现。化肥、柴油生产部门要按计划完成生产和调拨任务,不得延误:运输部门要优先安排化肥,柴油运输,不得迟滞;供销部门要及时供应,保证兑现。国务院的这一通知(     
A.实质上是实行粮食的自由买卖B.为协调和保障农民利益创造条件
C.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成效显著D.着眼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
3 .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私营经济的发展受限B.国家鼓励发展市场经济
C.经济发展理念的进步D.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4 . 下图为1978-1984年国家收购粮食情况(单位:百万吨)。(注:超购价是指超过计划收购部分所实行的加价奖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计划收购低于实际收购缘于进口粮食的增加
B.超购价收购额增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结果
C.国家收购粮食情况的变化体现了体制改革的成果
D.定购合同收购份额说明统购统销体制为主要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8年.全国社队企业总产值只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7%左右。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到2008年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71.21%,且呈现出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布局的趋势。这些变化(     
A.得益于基层民主的建设B.缘于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C.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D.导致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20世纪晚期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情况表(单位:%)
项目1978年1985年1990年
农业结构种植业79.369.364.7
牧业15.522.125.8
林业3.65.24.3
渔业1.63.55.4
种植业结构粮食作物80.475.876.5
经济作物9.615.614.4
这一情况的出现得益于(  )
A.国际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
C.农民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D.“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
2022-10-11更新 | 485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83年初,中共中央在《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对重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是完全必要的,但品种不宜过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农产品,继续实行统购派购;对农民完成统购派购任务后的产品和非统购派购产品,应当允许多渠道经营。该规定(     
A.表明农村深受商品经济冲击B.推进了农业的规模集约经营
C.赋予农民一定的经营自主权D.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从1982年起,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农民们评价1982年的一号文件说到“让我们致富‘开了窍’”。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当时(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行
C.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基本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23-07-03更新 | 28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江西卷)(16+3模式)-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82年至1984年,党中央连续发出3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1982年宪法规定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逐渐过渡到“乡政村治”的新模式。这一变化(       
A.表明农村经济和政治改革相互促进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23-12-05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粮食是关注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产量为2000多亿斤,1952年为3000多亿斤,1966年4000亿斤,1984年达到8000亿斤。新中国粮食生产的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的推行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供给侧改革的推行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