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1978年I1月24日晚,凤阳县小岗村l8户农民,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一事件
①是农民自发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②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响应
③产生了第—个吃螃蟹的轰动效应
④作为中国改革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两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两个时期改变组织的方式分别是
A.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2018-07-06更新 | 24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4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每一农户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获得耕种一份土地的责任,这份土地以前是由集体耕种的。在卖给国家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产品后,农户可随意处理其产品。”下列关于“这份土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A.集体耕种B.农民所有C.无偿使用D.个体耕种
5 .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实行分户经营,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
A.大体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B.能有效挖掘现有土地潜力
C.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
D.较难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6 . 下表反映了
时间粮食产量(万吨)油料产量(万吨)
1978年304.775.21
1980年320.567.69
1984年407.3111.91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市场经济已取代了计划经济
D.加入WTO使农产品出口激增
7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2018-04-08更新 | 23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6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8 . 《200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不足1%,而今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经提高到8%以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包括
①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牺牲了农民的部分利益
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8-02-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湾里区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试卷
9 . 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B.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2018-01-11更新 | 181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共建部)历史试题
10 . 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