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考察凤阳县小岗村本身是对该地1978年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C.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以土地公有为前提
D.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永远不会变
2 .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誉为“新中国第三次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主要是
A.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B.极大地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C.让农民拥有了买卖土地的权利D.深刻地调整了农村生产布局
3 . 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采取“不宣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因势利导,使之向不同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这说明当时
A.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B.继续稳定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D.以市场调节为主要的经济手段
4 . 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
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2017-02-17更新 | 590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12月月考仿真卷历史(A卷)
5 .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深化农村改革……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三大改造时期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其相似之处是( )
A.都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B.都加速了中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C.都改变了中国广大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D.都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
6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每一农户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获得耕种一份土地的责任,这份土地以前是由集体耕种的。在卖给国家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产品后,农户可随意处理其产品。”下列关于“这份土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A.集体耕种B.农民所有C.无偿使用D.集体所有
7 .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2016-12-12更新 | 1322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1984年电视荧屏上曾出现过盐城燕舞电器厂“燕舞”牌收录机的广告画面,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怀抱吉他,以一句“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使“燕舞”收录机的名声响遍大江南北。这反映出
A.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D.广告成为引领人们消费的最重要的方式
9 .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2016-11-27更新 | 163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85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主要目的在于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C.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