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我国包产到户制度的最初尝试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生产分散、群众生活非常困难的农村;深圳经济特区的制度试验是在偏居一隅的边陲小镇进行的;企业扩权改革发轫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西南城市成都。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偏远地区成为改革的重点B.改革开放与区域优势结合
C.东部与西部地区协同发展D.大胆创新与稳妥推进并重
2 .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后,由中国的县和乡村组织并推动的乡村工业化,促使乡镇企业快速形成与发展,而众多乡镇企业的竞争又推动了市场的形成。该学者意在说明,中国(     
A.外向型经济的发展B.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C.政府与市场的互动D.计划经济的成败得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79年3月,国家决定从夏粮上市起,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1985年,粮食收购改为合同定购,并分地区分品种逐步提高合同收购价格。1994年,对粮食定购实行“保量放价”,粮食收购价格随行就市,比1993年上涨46.6%。这一系列调整(     
A.释放了农村的生产活力B.推动了分配方式的多元化
C.提高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D.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2024-05-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允许微观主体在公有体制之外进行尝试,成为这一阶段改革极为重要的积极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空间,以及更为系统的增量改革战略。这种“尝试”最早表现为(     
A.小岗村的土地承包B.允许创办乡镇企业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
2024-05-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后与农村改革初期前后两个16年,山东省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对图示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土地改革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相对有限
B.三大改造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全面恢复
C.调整国民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D.政策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6 . 下面是1992年12月《乡镇经济》杂志上一篇文章里记录的当时浙江某位副省长的一段讲话。由此可知,当时浙江“如果忽视乡镇企业,或者放松抓乡镇企业,那就脱离了浙江的基本省情,就不是一个开明的、清醒的领导者,要使浙江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抓住乡镇企业这一块。”(     
A.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全面铺开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基本实现
C.思想解放大讨论需继续深入D.农村工业化的建设受到重视
2024-05-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79年,福建晋江陈埭镇林士秋在海外姐姐的建议和帮助下,联合14位家有侨汇的村民集资近3万元,从国有鞋厂中请来师傅指导村民,建立晋江第一家民办企业。企业当年就创造了160%的利润,同时带动晋江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波创业潮。这反映(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B.华侨成为乡镇企业的主体
C.改革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024-05-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8 . 1978年年初,安徽部分农村通过产量来考核生产单位的生产绩效,并将核算单位缩小至生产作业组。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安徽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C.农业生产市场化的趋势形成D.改革开放率先在安徽推广落实
2024-05-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0年1月,国家农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在生产关系、生产队规模上“稳定”下来,“不要变动”,但对自发搞包产到户的行为,“应当热情帮助搞好生产,积极引导他们努力保持并且逐渐增加统一经营的因素”。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人民公社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未获得共识D.“左”倾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历程
2024-04-3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减轻社员的负担,落实按劳分配政策。1977年底,甘肃省委规定允许对农作物采取定额管理,包工到作业组的做法。1978年2月,四川省委制定《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取消不准农民搞家庭副业、农民自销多余产品的禁令。这说明(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②关于八字方针的调整得到了落实
③农业农村农民是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大事             ④全面农村改革前多地进行了探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