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020-07-3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
A.实现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发挥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作用
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2020-07-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
3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2020-07-11更新 | 5553次组卷 | 8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这说明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己明确B.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C.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已完全被打破D.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异常的艰难
5 . 乡镇企业既接受了城市的辐射,又扩大向城市反射,开创了“城中有我,我中有城”的局面。对此,英国路透社说,“中国在乡镇工厂利用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在发展中国家是独树一帜”。据此可知,发展乡镇企业
A.形成了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格局B.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
C.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D.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
6 . 从1985年开始,我国正式取消粮食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任何单位不得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这一举措
A.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B.实现了农民对粮食的自由支配
C.深化了土地所有制变革D.体现了粮食价格市场化导向
7 . 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一千五百元,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继续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D.社会生产力倒退
2020-04-21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以上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减租减息、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土地流转
D.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020-01-20更新 | 617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德华盛星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学者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该学者意在说明
A.政治变革中边缘力量优势明显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
C.经济体制改革受民间力量推动D.城市经济改革是农村经济改革的基础
10 . 如果以时间为序,将政治因素(政策)作为外力、经济因素作为内力,在两者合力的作用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所表现出来的变革或变迁的轨迹如图。据此判断,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位于图中哪一段

注:O点开始的对角线为假设的农村发展正态趋势(如线段OA为1950—1957年的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各点到O线的垂直距离表示偏离正态的程度。
A.AB段B.BC段C.CD段D.DE段
2019-12-10更新 | 393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