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2 . 197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以年均7.7%的高速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3 . 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9-08-09更新 | 142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80年《四川日报》刊文评论:“很清楚,这样包产到户,既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也没有改变按劳分配制度,因此根本不存在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右倾倒退,”材料说明
A.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了四川省的思想解放
B.经济体制改革在新旧观念斗争中艰难前行
C.四川农民自下而上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在四川省全面推行
2019-08-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6 . 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
A.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
C.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19-07-23更新 | 620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这里的“拢合”与“散伙”分别是指
A.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
B.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 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2019-06-08更新 | 9078次组卷 | 78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2019年上期期末高二历史试题
9 .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403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二
10 .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