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将近50%,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了30%。国家对工农业产品价格的调整(     
A.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2022-11-17更新 | 291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达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经济可以与战国、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并列为中国古代经济的高峰之一。但从发展的势头和速度看,从劳动生产率是否有相应的提高看,明清时期的“高峰”逊于前两个“高峰”。明清时期的农业经济与其说“发展”,不如说“发展与制约”“发展与局限”,或“发展与不发展”。这种“制约”与“局限”,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而是带根本性的。如果从农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农业的转型看,这样的解释无疑是合理的。

——据李根蟠《论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制约》

材料二中国近代,各级政府开始设立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颁发一系列专项经济政策和奖励章程,积极兴办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促进了近代农业科技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同时又饬令开设商埠,发展外贸农业,使沉睡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经济开始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转化……。通过对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中国近代农业仍然停留在铁犁牛耕的传统农业方式……近代中国农业面临危机是不容置疑的……一个是整个国家、社会的特殊环境对近代中国农业造成的危机;另一个是传统农业由于自身特点不能适应近代社会进步而面临的危机。

——据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发展现代化历程已经走过了五个阶段。1949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7年,中国粮食总量超过了5亿吨,人均占有量超过400千克,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水平提高明显。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无论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装备条件、农业管理手段,还是农业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王国敏、李建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农业的新变化,并分析其转型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行的探索。
2022-08-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苏两国重要转型期,如何推进现代化进程是中、苏两党两国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政治现代化模式。苏联则在经济改革尚未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以上层政治改革为基本取向,用激进的改革方式和全方位的改革策略强行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动荡的政治、经济秩序,引发了苏共领导权的丧失和国家的崩溃,致使国家走向解体。中苏两国改革进程突现出了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摘编自钟鸣《20世纪80年代中苏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请根据材料内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08-02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侯永禄,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路一村五组农民,1931年农历927出生,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坚持写了近60年的日记!他6岁去私塾读书,1944年高小毕业后进入合阳县简易师范学校并于1948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49年回乡务农。新中国成立后,候永禄担任过互助组组长,大队会计。人民公社成立后,他又先后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和大队长。侯永禄当过民办教师、赤脚医生,担任过大队农科站站长,路井公社“抽取黄河水水灌溉工程”指挥部工作组组长等职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侯永禄带领村民们勤劳致富奔小康,德高望重。他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和村民们的生存经历,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

——《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侯永禄生活状态,利用所学知识简析侯永禄生活状态出现的原因。
2022-08-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说明: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8112.121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

823231

讨论记录:

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

83331

……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税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召开两委扩大会议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

84412日半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

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提取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出提取的信息,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8-0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部分土地政策简表

时间措施核心内容成效
1921-1936年土地革命没收剥削阶级土地平分给贫苦农民唤起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并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1937-1945年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团结了各阶层人民,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7-1949年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调动了农民群众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49-1955年土地改革公平分配所有权,发展互助合作彻底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变革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
1956-1978年农业合作化所有权集体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支撑了工业和国防的发展
1978-1983年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
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7-20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80年代进行利税改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90年代时,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反映出中国(     
A.现代企业制度完全建立B.彻底扫除企业发展障碍.
C.私营国营企业同步发展D.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2022-07-20更新 | 327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2022年中央工作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突出党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粮食产量一览表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金元(1100年)
1600年)

1800年)
亩产量
(市斤)
95110120154140/343155/337155/337
总产量
(亿市斤)
205.39591.4415.8889.821749.452385.882340.97

(说明:140/343155/337中划线前面数字为当时北方亩产量,后边为当时南方亩产量)

——摘编自吴斌、党晓红《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部分表现

19世纪60年代,浙江地区:“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据《南浔志》卷31
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顺德县志》1853

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创举。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年所作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以下三种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发展趋势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上述三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2022-07-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据《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时期文献主要内容
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使用”
1937年8月《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减租减怠,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7年10月《中国十地法大纲》“废除一切鲍主的土地所有权,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按乡村全够人口统—平均分配.....”

——据减平《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等材料整理

材料三 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细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

——据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土地改革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地主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的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22年的苏俄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农村改革方面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