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和妈妈去旅游(宣传画,1985年)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3-08-28更新 | 1874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0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中叶,在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主持下,苏联政府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力图通过削减党和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以利润和奖金激发企业和职工生产积极性。“八五”期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8.4%,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7.7%。然而,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以后,勃列日涅夫等其他领导人认为,改革会把苏联引向“市场社会主义”,因而陆续收回了下放的权力,恢复了行政命令体制。虽然计划指标比原来减少,但企业的生产方向、产品品种和生产数量仍由国家规定,计划指标仍是企业绩效考核的关键尺度。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彻底失败。

——摘编自陈婉莹《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与农村相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履维艰。19843月,福建55位企业负责人发表《请给我们“松绑”》呼吁信,主张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干部职务浮动,能上能下;实行多种形式的内部工资制度和奖惩办法;允许企业自产自销等。其获得邓小平、项南等人的高度肯定,推动了《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国务院文件的出台。19841988年,福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等高达22.46%,比前五年翻了一番多。20145月,30位福建企业家致信中央,提出增强科技创新、发挥“海丝”优势、彻底打破所有制界限等建议,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摘编自黄文麟《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福建企业家“两封信”的记述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
2023-08-28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2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不同版本《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1978—2012年的部分新词汇,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2023-08-21更新 | 73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1985年起,我国政府不再编制和下达全国的出口商品收购计划和调拨计划,批准一批具备经营外贸条件的大、中型生产企业直接经营对外贸易。同年,我国对外贸易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出口商品在国外获奖的表彰大会,向我国在国际获奖的41项出口商品的生产单位和个人授奖。这些政策规定与表彰大会(       )
A.说明我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B.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表明我国外贸机制发生根本改变D.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2023-08-1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常考核心考点考前20天第31题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5 .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1985年,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毕业分配办法,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这一新就业政策(       
A.保障了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B.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稳定
C.体现了对公平与效率的兼顾D.引起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2023-08-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创新命题热点考前33天第18题职业观念的变化与就业选择
6 .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的流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等地区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都市圈。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了(       
A.改革开放的效果显著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乡镇企业激发社会活力D.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推动人口流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购物方式(商品种类)的变化。

历史阶段购物方式
20世纪50年代货郎担的脚步遍布当时的乡村小镇,箱子里装的是针线头和小玩具,小孩子可以从货郎手中买到自己想要的甜食或玩具
20世纪60年代早起好几个小时排长队买大米是常有的事,凭票购买,限量供应
20世纪70年代某市场内的种类很简单,水产、肉类基本没有
20世纪80年代大家家里都渐渐配齐了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等“新六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霹雳舞、迪斯科、扭扭腰等
20世纪90年代百货商场开始出现,“为所有人提供所有商品”,百货公司也已经融入城市景观,可以移动通话的大哥大成了人人羡慕的通信设备
21世纪来自大洋彼岸的超市出现在街头,电视购物开始在电视荧屏上频频亮相,网上购物开始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厨电开始标配手势功能,冰箱搭载售卖食品终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8-16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综合测训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86年,深圳出现了第一宗租赁承包破产案。市政府在对其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该规定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股份制改造的重要依据。1987年,由深圳经济特区6家信用社组成的深圳发展银行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股票的商业银行。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C.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反映D.深圳开始成为开放前沿阵地
2023-08-14更新 | 26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片信息反映出(     

A.市场经济的活跃繁荣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D.计划经济的寿终正寝
10 . 下图是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造成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       
A.土地改革完成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改革开放推动D.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2023-07-2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第28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