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1 . 从1978年开始,国家提出扩权让利改革。国家在计划体制内逐步调整国企与政府之间的经营管理权和利益分配。政府把国有企业一部分生产经营管理权放给企业自主支配,并且把一部分利润让出,不断放松管理体制。其主要目的在于(     
A.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C.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D.努力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 . 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
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
2023-07-10更新 | 3361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连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 .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据此国企改革(     
A.与农村相同变革所有制B.向西方学习自由市场体制
C.罗斯福新政在中国翻版D.体现实践中探索改革道路
2023-07-02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5 . 【当代企业发展】

华为发展大事记   

时间大事记
1988任正非、任建华和苏贞昌共同创立华为,主要从事电子元件的研发和生产,并开
始进入电信领域。
1997华为成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并成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的公司。
2002华为开始进入无线通信领域,推出了首款无线终端设备,并开始向全球推广。
2005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了超过200个市场,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
一。
2007华为发布了业界首款3G手机,开创了3G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制
造商。
2009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4G 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开启了4G时代。
2011华为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设备制造商。
2013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5G技术的移动终端,开启了5G时代。
2014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5G创新研究中心。承建全球186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网
络。在全球加入177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在其中担任183个重要职位。
2015宣布在比利时成立华为欧洲研究院,负责管理华为在欧洲不断发展的研发分支。
协调华为分布在欧洲八国18个研究机构工作,主要聚焦于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论点,任选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07-01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6年,陈云提出:在城市经济中,国家和集体等公有形式是城市经济的主体,但可以保留一定的个体经济作为补充。国家市场作为市场的主体,但可以以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上述主张(     
A.总结了“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作经验B.对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有借鉴作用
C.指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向D.有助于我国成功克服经济困难局面
2023-06-23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所示为我国“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进程统计情况。这反映出我国(       
时间试点内容试点地区
2012年1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上海
2012年8月1日至
2012年底
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北京、江苏、浙江、天津、
安徽、福建、湖北、广东
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广播影视服务业全国
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邮政业全国
2014年6月1日起电信业全国
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国
A.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B.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
C.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D.企业经营权逐渐放宽
2023-06-2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第2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24月,按中央统一部署,山东诸城对150家市属独立核算企业进行审计,发现有103家亏损,其中43家资不抵债,同年10月,诸城市政府选择5家企业进行试点改革,涵盖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小型国有商业企业、小型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第一家试点改制企业—国营电机厂的改革方案由职工提出,其内容为:将企业净资产平均出售给每一位员工,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入股,让企业有偿使用,诸城市政府将之总结核定为“人人持股,平均持股”的股份合作制方案,准予实施,并在全市推广,至19947月,该市288家乡镇以上企业有272家实现改制、其中210家实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造。

1996年,中央九部委对诸城改革进行联合调查,对其改革给于高度评价。诸成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革后,经济活力迅速迸发,21世纪初期,吸引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一跃进入中国百强县行列。

——摘编自迟福林主编《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城市企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诸城市企业改革的路径。
9 . 1984年,石家庄市造纸厂职工马胜利请求承包亏损的企业,改变“吃大锅饭”的现状。承包第一年为厂里盈利140万元,4年后利润增长21.94倍。当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承包企业的高潮,十多个省份专门下达红头文件学习马胜利。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政企不分弊端得以解决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C.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D.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中央直属企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0%。从一个小别针到巨型发电机的生产都要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控制,受政府有关部、局的领导。19572月,赫鲁晓夫要求把工业和建筑业的日常领导工作从中央转到地方。最高苏维埃于5月决定撤销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只留下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中型机械等几个中央部。赫鲁晓夫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后,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彼此矛盾重重,互相扯皮。赫鲁晓夫逐渐又把权力收回中央。他先是合并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后又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后来又出现了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结果,到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工业和建筑业管理组织的改革没有取得积极成果。

——摘编自《赫鲁晓夫工业方面的改革》

材料二   国有企业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朝着转换机制、政企分开、制度创新、战略调整的方向迈进。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国家对一些重点企业实行了稽察特派员制度,加强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另一方面,为保证激励和约束的依据的真实性,大部分地区对一些国有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有企业稳步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工业改革的背景和失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企业改革成效的因素。
2023-06-20更新 | 298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