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以某项专业的生产和经营为主的“专业户”,城镇地区出现了以个人及家庭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个体户”。这一现象的出现(     
A.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顺应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C.缓和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均的矛盾D.说明城乡体制改革同步推进
2023-04-21更新 | 786次组卷 | 11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是北京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表(单位:万人),据此表可知,当时北京(        
年份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镇登记
失业人员
城镇登记业率(%)
1978444.1125.9177.9140.3————
1980484.2118.0207.3158.98.671.60
1982535.2115.1228.6191.57.031.62
1984556.2111.3247.9197.02.030.54
A.农业改革成效有限B.城市经济活力显著提高
C.经济结构畸形落后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3 .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决定》(     
A.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促进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2023-04-1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等6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84年11月,武汉市引进联邦德国发动机制造专家威尔纳.格里希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之后,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张劲夫到湖北考察,表示“武汉大胆走出了第一步。”这表明(     
A.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对外开放深入内地城市
C.现代企业制度正式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5 . 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示占比变化(       

A.有利于民众失业问题的解决
B.体现了城市产业结构的日益完善
C.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该规定旨在(     
A.完善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率提升D.推动公务员录取制度的改革
2023-04-03更新 | 25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海安市实验中学、句容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85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在全中国,即使是很小的工厂也在寻找外国合资者,以帮助他们实现企业现代化。中国人现在比5年前要有组织得多,消息也灵通得多。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互动D.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某学者针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绘制的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改革源于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
C.改革侧重于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
D.我国因此形成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9 .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以苏联为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26日,新中国党政代表团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主要有两项任务: 一是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与苏联签订新的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寻求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和支持。随后,中苏双方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这些文件的签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助力。

——钱津《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的道路与成就》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苏联斯大林式的教条主义,强调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

——摘编自左凤荣《中国改革开放是对斯大—苏联模式的否定》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2)据材料二,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88年,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与各地粮油食品分公司脱钩,由履行专业化经营和粮油食品进出口行业的管理型公司向经营型公司转化。同时。由单一的外贸代理公司向实业化企业转型。这些做法意在(     
A.增强国有企业活力B.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