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不单是在农村,甚至从全国范围来看,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大都来自非农业收入。这反映出该阶段(     
A.市场物资丰富多样B.产业结构呈现大调整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所有制改革重心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公开发行股票,该公司也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家试行股份制经营的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1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访华,邓小平把一张面值为50元的飞乐股票赠送给他。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B.计划经济观念不复存在
C.股份制公司大量出现D.多种经济模式同时存在
3 . 标语、口号、歌谣往往打上了时代的印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走合作化道路”

——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

“工业学大庆”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其他部门学习大庆油田的经验,“工业学大庆”的口号从此在全国传播

“农业学大寨”

——1964年,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讲话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81)”

——80年代初,中央在农业改革中提出此口号,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邓小平1986年8月在天津视察过程中提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

——摘编自《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


依据上述材料,确立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11-05更新 | 16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6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所示是1984~2003年中国共产党几届“三中全会”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这些会议的决议(     
时间会议内容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展开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A.增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B.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强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人口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即南北朝“八王之乱”引起的“永嘉南迁”;唐代“安史之乱”后汉人大规模南迁;北宋“靖康”后北人第三次南迁高潮;明初政府屯垦戍边大规模北迁以及清代人口激增而向山地和边陲的大迁移。这些移民大潮中,越出国境向海外移民的人数不多,规模不大。明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才日渐增多,至明末清初,估计约为10万人,到鸦片战争前夕则增至100万左右。

——摘编自丘立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

材料二   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城镇在对农民封闭20多年后终于使他们向城市迁移、就业成为可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在全国居首位。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等地区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都市圈。

——摘编自郑真真、杨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朝前后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流向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态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2022-08-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海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苏两国重要转型期,如何推进现代化进程是中、苏两党两国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政治现代化模式。苏联则在经济改革尚未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以上层政治改革为基本取向,用激进的改革方式和全方位的改革策略强行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动荡的政治、经济秩序,引发了苏共领导权的丧失和国家的崩溃,致使国家走向解体。中苏两国改革进程突现出了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摘编自钟鸣《20世纪80年代中苏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请根据材料内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08-02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

时间名称备注
1979《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份明确提出医院经济的文件。该《意见》提出,医院试点方案与国企改革“放权让利”有一定相似性。
1981《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建议实行价格改革,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按不包括工资的成本收费,增加的开支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单位负担;对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费标准可以保持不变。
《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
1984《关于贯彻财政部“关于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和企业管理费开支的通知”的意见》卫生部从官方层面认可了承包制的做法,将“打破大锅饭”的改革意向写入了正式文件,特别指出“奖金发放要克服平均主义”。
1988《关于部属医院试行承包贵任制的意见(试行)》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参照两权分离原则,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医院的贵权利关系。

——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
2022-07-19更新 | 25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状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表数据变化状况的认识。
2022-06-30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1985年,到访四川的美因记者特里尔记录了他与一位当地青年的谈话,“现在不同了,奖金可以达到相当于工资百分之四十的水平,就看你干得怎么样了。”“现在是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据此可见,当时中国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市场调节取代行政指令D.对外开放事业向内陆打展
2022-06-28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