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0-08-08更新 | 206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私营企业纷纷向集体或国营企业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挂名取得一个非私营的名分。这种被称为戴“红帽子”的做法成为私营企业赖以生存的保护伞。这说明当时
A.公有制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B.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依然存在
C.私营企业发展需要国营企业扶持D.私营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
3 . 1984年江苏省逐步推行厂长负责制,到1985年8月,全省已有1182个企业推行厂长负责制,到1987年底发展到4000多家实行厂长负责制,占总数的65%。“厂长负责制”逐步推广的直接背景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表
C.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成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材料二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该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   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7年、1984年、1993年出现峰值的关键因素。
2019-07-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理)
5 . 1981年,学者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导”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自此,“七上八下”成了一条铁的界线,进入了中央文件.这表明当时
A.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日益加强
B.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流于形式
6 . 老百姓口中的“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指一些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的人。“倒爷”的出现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B.当时全国物资极度匮乏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
D.人们普遍接受市场经济
7 .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2019-01-30更新 | 2011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
10 . 提及当今中国很多闻名海内外的公司的创办历史时,如海尔公司、联想公司等,都不约而同定格在1984年,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的进步加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