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1984年,陈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1990年,他选择辞职经商经过多年打拼,创立“壹号土猪”品牌并成功上市,成为著名的“猪肉大王”。陈生的人生转型表明
A.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合法化B.社会择业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C.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D.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
2 . 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EB.B=HC.B=GD.D=H
3 . 如图是1984年11月15日《新民晚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反映出
A.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有所转变
C.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D.上海享有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4 . 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私营企业所有者要向集体或国营企业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挂名取得一个非私营的名分。这种被称为戴“红帽子”的做法成为私营企业赖以生存的保护伞。从本质上说明了
A.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依然存在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私营经济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D.私营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5 . 不停顿的社会变动和巨大的社会进步,是1978年以来中国历史的显著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包干”联产承包制实现了农村土地的两权分离,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农民成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既能保证国家的税收、征购和集体提留任务的完成,又使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王郁昭《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大包干”联产承包制产生与发展的问题》

材料二   政府给经济输入活力的方法是放松国家对大中型企业的控制。公有制不一定等于国家的直接控制: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两个不同的功能。中国领导人感到,在国家支配的框架内,企业应该被赋予足够的自主权,在供应、销售、资本利用、聘用和解雇、薪水、工资、资金,以及制成品价格等方面自己做决定。企业应具有法人地位,自负盈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作为一个外国学者,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的专著《别误读中国经济》向外国读者全面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用铁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奇迹。

——何自力《解读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对<别误读中国经济>的评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企改革的相同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例,以“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6 .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用口号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20世纪五六十年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加拼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干了再大干,超产了再超产,奉献了再奉献”“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众多口号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想富,先修路……家养一只兔,不缺油盐醋”“少生孩子快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口号,成了大街小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口号还成了口头语,广为流传。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口号的显著特点。
(2)分析上述口号形成各自特点的主要原因。
(3)某班同学围绕“社会是否需要口号”展开辩论。有人说,社会不需要口号,要的是淡定有为;有人说,社会需要口号,要的是激情涌动。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019-11-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随堂练习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产值
(亿元)
比重
(%)
产值
(亿元)
比重
(%)
产值
(亿元)
比重
(%)
19982 0833.9033 62162.9017 75033.21
20005 5207.9440 55458.3223 46533.74
200212 95114.3045 17949.8732 459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计划经济国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背景下才开始工业化进程,走了一条由国家计划推动、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过分追求高速度……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和不足,以信息化带动,力求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和由政府导向的、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各方面的变化。
2019-11-01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8 . 下表反映了1978~2017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类别1978年2017年
全区生产总值(亿元)73.233453.93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55.2629472
全区粮食产量(万吨)116.98368.2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②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③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9-10-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随堂练习题
9 . 1981年4月,在一份以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名义印发的材料上,按照对计划与市场的态度,将经济学家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坚持计划经济的;第二类是赞成计划经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三类是赞成商品经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四类则是主张发展商品经济的。这表明当时
A.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束缚亟待突破
B.照搬西方市场经济成为时人共识
C.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正式启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019-09-29更新 | 611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19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0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种状况表明
A.世界各大经济体促成多极化形成
B.实现了复兴中华伟大的“中国梦”
C.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并影响了世界
D.改革开放使中国工业已超过美国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