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7 道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94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吉林第五十五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B.C.D.
2019-01-30更新 | 22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 . 197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019-01-30更新 | 7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5 . 1984年3月24日,某省几十位厂长经理在省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此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之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 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些政策说明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7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请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01-30更新 | 86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榕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2009·福建·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01-30更新 | 1487次组卷 | 65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1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 .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发亿众关注,同样引发媒体的热议:《长江日报》(10月10日)评论指出:农村改革的关键是“还权于农民”。对这的“还权”理解准确的是
A.还权于农民的“权”是指土地所有权B.还权于农民是将基层民主权还给农民
C.还权于农民的“权”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D.“还权于农民”就是倡导土地私有化
2019-01-30更新 | 8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