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产值
(亿元)
比重
(%)
产值
(亿元)
比重
(%)
产值
(亿元)
比重
(%)
19982 0833.9033 62162.9017 75033.21
20005 5207.9440 55458.3223 46533.74
200212 95114.3045 17949.8732 459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计划经济国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背景下才开始工业化进程,走了一条由国家计划推动、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过分追求高速度……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和不足,以信息化带动,力求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和由政府导向的、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各方面的变化。
2019-11-01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中国总人口
(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万人)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世界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
195055196616911.228.8
1960662071307319.733.9
1970829921442417.437.5
1980987051914019.438.2

——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上表反映了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流动无疑包括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两部分。明朝人江盈科对纵向流动总结了一条变化规律,其向上的流动规律:贫穷之家→温饱之家→文墨之家→瞽缨之家→富贵之家;其向下的流动规律:富贵之家→歌舞之家→鬻贷之家→贫穷之家……明代社会的横向流动,首先体现在人口的分化和等级制度的解体上。自明代中期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分化……传统“四民”中的农,由于“不乐其生”的原因,开始寻求两条新的出路:富者趋末经商,贫者货产僦(租赁)庸。其次,人口的横向流动,广泛的移民层的存在,则是明代社会横向流动的另一标志。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材料二   18世纪中后期是中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历史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山东、河北人流向东北,河北、山西、山东人流向内蒙古南部,陕西人流向大西北,湖广人流向四川。流动人口的职业,资料显示,占据第一位的是佣工,第二位是自家耕作的农民,第三位是小商贩,第四位是手艺人,此外还有挑夫、教书先生、奴婢、流丐、僧侣,以及配遣犯,多系下层社会人士。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的流动人口》等

材料三   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城镇在对农民封闭20多年后,终于使他们向城市迁移、就业成为可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在全国居首位。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等地区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都市圈。

——摘编自郑真真、杨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社会流动与国家发展”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全球华人共同守岁祈愿的一场文化盛宴,反映了百姓的鲜活人生和时代的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二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

年份主题
1983年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
1993年欢乐、祥和、自豪、向上
2002年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
2018年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资料来源:央视网

材料三   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西、法、阿、俄频道以摘播方式,通过198家海外媒体,在14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

——《人民日报》2018年2月17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2)材料二中,1993年春晚主题的“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2002年春晚再次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
(3)据材料三,概括春晚作为文化盛宴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改革开放与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2018-05-01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周末练习(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

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

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从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国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而普通职工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14%。在80年代,所有的收入增额都归于上层的20%的职工,而其中1%占去了增额的64%。如果不以工资计,而以收入计,差距就更大,最上层的1%的人得到增长额的90%。总的趋势是,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不断上升,而下层20%不断下降,1993年前者是后者的13.4倍,打破了美国的历史纪录。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

材料三2007年6月,中国正式通过《劳动合同法》。它的定位表明:中国政府准备在法律的构建上直面当前劳资分配的不合理状况。它将成为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强资本弱劳力的标志性拐点,通过国家意志力的形式,缔造一种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还没实施,反对和要求修改的意见已经到处飞。

——2008.3《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政府实行什么经济法令?它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

(2)对于这些社会保障措施,你将如何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3)面对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你认为是哪些历史原因造成的?试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材料三和四反映了什么共同的社会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二者原因出现的本质差异。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个体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情况。

经济形式
所有制性质
地位
国家保护
国家政策
国家控制
1982
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指导、帮助
监督
1988
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指导、帮助引导
监督
监督和管理
1999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引导
监督和管理
2004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鼓励、支持和引导
依法监督和管理

上述表格中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多种趋势,概括其中的一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说明。
2017-11-22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2 第4单元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B卷
7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下表中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时间历史资料
1978年底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79年安徽凤阳县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千克
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迅速推进
1992年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1997年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私营企业达96万家
1999年全国81.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建立公司制;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七五”计划(1986-1990年)期间,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新增固定资产原值比“六五”计划(1981-1985年)期间增长了168.6%。新增固定资产中的1/3是靠企业留利和折旧的自我积累,2/3是靠银行贷款进行的更新改造,国营企业完全依靠政府单一投资的局面由此改变。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B.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D.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2024-01-25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4次组卷 | 45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