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78年、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表。该表反映出(       

1978年

2012年

农民人均收入

133.6元

7917元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343元

24565元

城乡居民存款

211亿元

39.96万亿元

A.农业发展水平落后B.民众消费水平较均衡
C.城乡差距逐渐消失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所示为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大报告中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部分表述。表中信息反映了(     
会议内容
十四大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大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十七大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十八大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A.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巩固B.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C.多种经济成分的有机统一D.非公有制经济的转型升级
3 . 下表中国民生产总值及部分行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单位:亿元) (     
年份国内GDP工业GDP农业GDP
1978年3645.201745.201027.50
1992年26923.4811699.505866.60
1993年35673.2016472.706887.60

A.工农业协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所有制结构优化D.改革开放战略实施
4 . 据下表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1983~2008年中国三大需求的比重与贡献(单位:%)
年份三大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三大需求对总需求增长的贡献率
消费、投资合计外需(出口)消费、投资合计外需(出口)
1983年92.77.397.82.2
1991年841671.528.5
1995年81.718.392.27.8
2002年79.520.565.434.6
2008年72.627.4100.9—0.9

注: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总需求的增加。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2~2009年》等
A.内需始终是我国的需求主体B.改革开放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C.经济全球化危及国家经济主权D.需求结构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2021-12-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     
时间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商品
1985年120种188种70种
1987年60种23种36种
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6 . 下表是不同版本《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份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
C.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完善
2021-12-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广东省劳动力行业结构表》,各行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在此期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此变化,下列选项中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加入WTO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B.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
C.区域集团化推动了劳动力迅速转移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产物
2021-11-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阿楚是一位农民,从1949年—1985年,常年进城务工,下表是他进城务工时,对当时社会“农民进城”情况的回忆录,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
时期特点
1949—1957年相对自由到规范和限制
1958—1976年“大出大进”;逐渐严禁
1977—1985年日趋活跃;渠道日益多样化

A.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B.经济体制逐步调整与转变
C.基层治理的不断强化D.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发展
2021-11-02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新知学校高中部2022届高三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985~1987年我国计划生产和管理的商品种类数量变化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
1985年120种188种70种
1987年60种23种36种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D.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10 . 下表是江苏省2005~2007年养老保险关系跨省流动与省内转移人次对比。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省内流动跨省流动流动总数
2005544311116165592
2006712912315194442
20079785920555118414
合计22358154867278448

A.城市化进程加快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户籍制度的调整D.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