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产值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材料二   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于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材料四   1978年和2020年我国城市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6年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种所有制成分?并依据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城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020-06-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无工不富,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


材料二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较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内外因素。
2020-06-13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列举了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目标。据表中信息推断,当时我国
A.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正式退场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明确
C.市场助推政府调节经济运行D.市场居于资源配置主导地位
2020-06-13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4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省政府为国有企业改革颁行大量文件,结果却成效不大,国有企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60.69%下降到1990年的不足109%;而省政府从未专门下发过文件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却成了浙江经济的主体。这说明了
A.国有企业改革停滞不前B.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
C.民营经济成为经济主导D.政府行为起决定作用
5 . 1981年,上海电机厂成立经营服务部,在调研中发现广东地区甘蔗大丰收,但当地糖厂设备陈旧,加工能力跟不上。于是,电机厂根据华南环境和榨糖工艺条件,重新设计专用电机。此后,上海电机厂的产品迅速占领南方市场。这反映出当时
A.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的改变B.传统经济模式的突破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广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 . 1979年盛受时节。深圳蛇口码头建设工地一片死气沉沉。10月,工地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工人每天必须装运40车的石料,但超过这个定额后,多拉一 车就奖励4分钱,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但这种超产奖励制度很快被有关部门叫停,工程进度又慢了下来。这一现象说明
A.分配体制改革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B.人民公社体制弊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国企经营权层面改革的文件,意在使国企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经济实体。这些文件的颁布
A.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初步基础
C.彻底改变了政企不分的弊端D.动摇了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
8 . 下图是浙江杭州某地上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年均收入表,由图可知80年代
A.该地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B.国家对城市投入远远超过农村
C.该地城乡经济发展结构合理D.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最快时期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记者马修斯发表的一篇中国工厂观察记。他说:“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而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一位日本记者在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140多年前的机器。这家年产30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日本驻香港记者松永二日也对中国企业的落后感到惊讶,他举例说,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材料二 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昔日国企资本百分之百国有,今日国企90%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已数年不向国家交利润:即便最近上缴,也是微乎其微,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今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

——摘编自何伟《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

材料三 我们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企业不足之处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不足的体制原因。
(2)上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今日国企非昔日国企”的具体表现。
(3)我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始于哪一年。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和“开放”相互关系的理解?
2020-05-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在当时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扩大公有制企业经营自主权
C.全面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将公有制企业改为私营企业
2020-05-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