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州县志温州大事记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温州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热烈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980年12月11日,市民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我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第10101号)。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试行市管县的新体制。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温州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11月29日,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同意温州市区改为鹿城区。

1988年2月22日,温州市首家外商投资企业、温州米莉莎皮件有限公司成立。

1989年9月25日-10月1日,国务院研究室来温州调查“温州模式”问题,认为“温州模式”不是资本主义模式。

1992年3月1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7年10月21日,浙江东日股票在上海挂牌上市,这是温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1999年1月11日,市统计局宣布,1998年我市第三产业比1997年增长13.5%,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第三产业首次快于第二产业。

2003年9月13日,欧委会正式发布官方公报,终止对中国打火机反倾销调查。这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打赢欧盟反倾销的第一案。

2009年9月15日,由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创办的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揭牌仪式。9月,温州市金盛贸易有限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兴隆公司共同出资创建了中乌合资鹏盛工业园开工,这是由中国民企直接在乌投建的首个中乌合资工业园区。

2010年8月27日,经过345天抗衡,美国联邦巡回法院驳回了美国ITC“337”调查指控中国通领集团侵权的错误裁决。温州企业打赢了加入WTO以来“中美知识产权第一案”。

2012年3月25日,温州、台湾两地实现首次直航,首架执行台北—温州航线的AE9457航班于12时05分抵达温州机场。

2015年2月28日,温州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6年5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将浙江省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同意将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历程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11-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生于50年代》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历史纪录片,以下内容节选自该纪录片中的部分访谈者的回忆录。

《生于50年代》上集

陈丹青:从我记事开始。母亲就告诉我在我出生的那年,中国开始实行粮票、布票、油票这些东西,那么这些东西会让你有所期待,比方说到春节你就知道会有一张票可以去买鸡,然后有一张票可以买鱼、买肉,就是这种期待感。

陈丹青:当时宣传画、无线电里的广播,马路上敲锣打鼓的游行,都是讲大炼钢铁……所以我记得小时候.中班一群小孩坐那儿。老师一个一个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轮到我说时,我就缩在那儿,我就说:“我想当炼钢工人。

《生于50年代》下集

陈丹青:我想他们(50年代出生的人)是第一拨觉醒的人,然后也是第一拨摆脱意识形态和教条主义以后开始在各个领域比较理性地选择和实践的人。他们无可选择地存在于那个时期,在各个领域他们必须把路蹚开来,时代给了他们这个机会,然后他们也回答了这个时代。

——捕编自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生于50年代》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列材料摘自电视剧《暴风骤雨》《平凡的世界》和《大浦东》剧情片段

①(东北松花江畔一个小村子叫元茂屯)警察署实际上是日军的一座物资中转站,抗联的任务就是拿下这座中转站。抗联的魏队长连夜带着大家潜藏在警署不远的小山丘上,刘胜便是奉命前去侦查消息的。刘胜归队后,向魏队长他们详细地讲解了警署的情况,魏队长做了周密地兵力部署。

——摘自《暴风骤雨》第一集

②萧队长和秋兰商量批斗杜善人家的事情,萧队长觉得杜善人没有血债,可以先不批斗他,直接进行土改。秋兰关心秋草将来的际遇。萧队长告诉秋兰,元茂屯因为批斗地主不够狠,屡次遭到上级的批评。秋兰见状很是为难。

——摘自《暴风骤雨》第44

③最让少平感动的是告别时,润叶留给少平的钱和粮票;最重要的是,润叶让少平捎句话给他哥少安。

——摘自《平凡的世界》第一集

④对于企业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徐敬之不主张上海发展的太快,赵国平和他的观点截然相反,两人就此展开了辩论。散会后,医药厂的厂长找到了徐敬之,请他为医药厂改制的问题指条明路。徐敬之劝他一定要慎重。赵国平提出,或许他们可以搞一个厂长竞选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企业活力,也能让所有员工看到希望。

——摘自《大浦东》第三集

⑤赵国平说浦东的经济发展前途不可限量,这将会是上海经济腾飞的里程碑。赵国平邀请吴一白与自己同行,亲自去浦西与研究小组的成员一起交流。

——摘自《大浦东》第九集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

4 . 历史解释是史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史料解读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也就无从谈及史学。史料的解读,包含文本考辨和意义阐释两个方面。文本考辨的目的是确定史料文本的性质和价值。意义阐释则侧重释读史料所包含的事实信息,确定史料在具体的解释框架中的关联程度和确切含义。某种史料是否具有价值,需要用心发掘;史料往往是分散和零碎的,需要耐心收集;史料也是真伪混杂的,需要细心鉴别;史料的含义通常是隐晦不明的,更需要精心阐释。

—摘编自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史料解读的原则。

理解评价

震泽镇元时村镇萧条,居民数十家,明成化中至三四百家,嘉靖间倍之,而又过焉。
平望镇明初居民千百家,自弘治以后,居民日增,货物齐备,而米及豆麦尤多,千艘万舸,远近毕集,俗以枫桥目之。
黎里镇明成弘间为邑巨镇,居民千百家,百货并集,无异城市。自隆庆迄今货物贸易如明初,居民更二三倍焉。
擅丘市成化中居民四五十家,多以铁冶为业。至嘉靖数倍于昔。凡铜铁木圬乐艺诸工俱备。
吴江县市元以前无千家之聚,明成弘间居民乃至2000余家,方巷开络,栋宇鳞次,百货聚集,通衢市肆,以贸易为业者,往来无虚日。嘉隆以来,居民益增,贸易与昔不异。

—乾隆《吴江县志》卷四《镇市村》

(注:吴江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2)依据上述史料,你能提炼出哪些历史信息?通过以上史料,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事实关联

新航路开辟广州“十三行”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南方谈话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次工业革命丝绸之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海上马车夫”

(3)历史事实之间有着横向、纵向的关系。横向即比较同一时空不同空间的历史事物,纵向即按照时序叙述历史事物的发展。请从以上表格中任选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自行补充一个信息,简述其历史事实之间的逻辑关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后,农村逐渐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趋向市场化。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速增,冲击着停留在传统体制内的城市。80年代,国企流行“包”字发展,放权让利。通过明晰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1992年以后国企改革朝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迈进。国企改革保证了经济稳定运行,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但存在配套改革滞后、约束激励机制尚束健全等问题。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上任伊始采取经济应急措施,推行“百日新政”,但本身的诸多不足,使经济难以真正复兴。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等


依据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九十年代国企改革的背景和主要进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和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改革的异同。
6 . 下表是有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史料。据此判断,当时
A.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保障B.改革开放进程出现严重倒退
C.对单一的计划经济的局限有所认识D.改变了计划经济的总体格局
2020-09-2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7 . 下表是有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史料。据此判断,当时(  )
内容 出处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

A.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保障B.改革开放进程出现严重倒退
C.对单一的计划经济的局限有所认识D.改变了计划经济的总体格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后,农村逐渐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趋向市场化。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速增,冲击着停留在传统体制内的城市。80年代,国企流行“包”字发展,放权让利。通过明晰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1992年以后国企改革朝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迈进。国企改革保证了经济稳定运行,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但存在配套改革滞后、约束激励机制尚束健全等问题。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上任伊始采取经济应急措施,推行“百日新政”,但本身的诸多不足,使经济难以真正复兴。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和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改革的异同。
2020-07-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9 . 下表是有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史料。据此判断,当时
内容出处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

A.突破了姓“社”姓“资”的观念束缚B.改革开放进程出现严重倒退
C.对单一计划经济的局限有所认识D.改变了计划经济的总体格局
10 . 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时出现的
A.驿站
B.邸店
C.柜坊
D.票号
2.唐代开始铸开元通宝钱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3.史料记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扬州、临清等地“从事工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B.北方人民大量向南方迁移
C.人们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发展十分突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村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向商品化发展
B.对外开放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
C.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城市商业发展突飞猛进
D.海峡两岸的通商已经全面实现
2019-08-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阶段考试(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