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2016-11-27更新 | 16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2 . 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达错误的是
A.都是在较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
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实际需要
3 . 下图是1978—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曲线变化图。

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是:
A.1978年增长率的变化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1984年出现高点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C.1990年前后增长率的波动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致D.1992年出现高点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4 . 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清除了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2016-11-27更新 | 954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5 . 1962年,江苏有些地方出现了“借地”现象,即每人可向公社或生产队“借地”五分至一亩不等,称为“责任田”。说明(     
A.出现“借地”的地区还未进行土改
B.国家在农村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C.江苏最早废除落后的人民公社体制
D.江苏已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16-11-27更新 | 5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水火不容,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①摸着石头过河
②不是一帆风顺
③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
D.①②③都不正确
7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6-11-18更新 | 1053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2016-11-18更新 | 70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二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9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如同一个符号,走近它,可以领略那些历史的沉淀、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主要表现?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日缎,方空日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生产关系方面出现的新现象。
材料三:《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里,英人可以自由居住,美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
——摘编自中国网
(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有什么危害?     
材料四:第一阶段:提出了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第二阶段:明确提出: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第三阶段:“以企业承包制为主的多种经营制”。
——摘编自赵海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发生在哪个重大历史事件之后?
(5)结合上海世博会主题,谈谈你对厦门城市建设的提议。
10 . (2017年湖南师大附中摸底)1984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提出“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并指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可以运用“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B.改变分配方式
C.增强企业活力
D.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