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做出创办经济特区的英明决策,通过经济特区来观察世界和了解世界,发挥经济特区的“试验田”功能进行试验,待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广。这说明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是
A.追求特区自身的发展B.探索新型经济建设体制
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D.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2 . 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也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论政,立行仁与正名二要旨。前者得孟子而大申,后者经荀子而更备。孟子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其说遂愈臻详备。仁心之起,源于性善。至荀子复攻孟子,一反其说,以为人生而有好利,嫉恶之心,耳目声色之欲。性恶之说既立,则礼之必要,不待深辨而已可知。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朕(唐太宗)举贤者,非朕独私,以能益百姓也。我于宗室故人,苟无能,终不得任。“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

——引自《新唐书·杜正伦传》《贞观政要》

材料三   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仁心”与荀子“礼之必要”的思想依据。结合所学,简述孟子对孔子“行仁”要旨的发展。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唐太宗选官任人的原则及相关的制度建设。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概括毛泽东讲话中提出的基本方针及其背景,概述其思考在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作用。②以上海为例,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并说明借鉴“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变革。
2022-11-30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广东佛山·一模
3 . 1985年,中国政府派出大型参观团参加日本世博会,希望增进与各国的科技交流和合作,以提高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力。这说明
A.中国坚持求同存异方针B.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C.中日两国经贸联系加强D.中国主动加强对外交流
2022-01-12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重庆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战时期,大批沿海工业内迁,据统计,19379月—19406月间,有154家民营企业迁入重庆,还有政府所辖的9个兵工厂;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三面环山,只有东面长江一线与外部相连,长年多雾,使敌机模糊攻击目标,从而尽可能减少损失;194096日,国民政府正式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从普通城市上升为战时省都,使得东部地区人才、技术大量迁入;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确定“政府第一期约工业政策",规定军需厂矿优于民营厂矿迁移,对于民营工业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奖励、协助等优惠政策和措施。

——摘编自邓玲《从抗战时期重庆经济发展看今日重庆经济腾飞》

材料二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利用自身坚实的工业基础优势,承接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在经济大环境不甚理想的背景下也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水平,GDP增速更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重点,实行新时代全面开放战略,落地一系列新的对外开放政策。重庆抓住机遇,建设“渝新欧”国际铁路,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基础建设,成为中欧班列"先行者":并且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弥补不利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对外贸易劣势。

——摘编自熊玉洁《“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开通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重庆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直辖以来主要抓住了哪些机遇以促进自身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0年5月,广东与福建两省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同年8月,批准在深圳、厦门、珠海、汕头试办“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区域性外向型经济形式”的经济特区。这表明当时
A.市场经济因素在开放过程中得到培育B.由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C.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改革的风向标D.闽越两地改革开放成绩显著
2021-05-05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重庆地区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对外智力引进的重要尝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派出了多个考察团访问日本。考察团在向中央提交的报告中,肯定了日本在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具体经验。197810月,邓小平对日本进行访问。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听取各赴日考察团报告,邓小平、谷牧等中央领导进一步坚定了借鉴日本经济发展经验、加强与日本经济技术合作的想法。……战后日本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深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影响并兼具丰富实践经验的经济学家,他们多身居政府要职,并亲身参与制定日本政府战后经济战略。在交流会的创立过程中,这一群体中的对华友好人士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1981年交流会正式创立后,谷牧多次参会并将会议中的重要信息向中央汇报。当时对于利用外资还存在不少争论。在第四届交流会上,日方代表做了专题报告,帮助中方修正了“外债即殖民地化”等观念。针对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获取信息困难等问题,向坂正男在此届交流会上还提议中日应合作设立“中国投资信息中心”。后来中日双方分别设立投资促进机构落实了这一提议。其他届交流会上所讨论的特区货币、外资利用、企业改革等问题,也均是中国当时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讨论中的很多建议通过谷牧直接报送中央,最终成为经济改革的具体政策。交流会产生的良好效果和成功实践促使中国各地纷纷成立政策咨询机构……大连经济开发协力会、日本深圳协力会、中日天津研究会等政策咨询机构相继成立。

——以上材料改编自《改革开放初期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的创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建立的意义。
2022-11-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7 . 歌曲《海南梦》(下图所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海南传唱。它的传唱突出反映了当时海南
A.大量民工投身基层建设B.创业者奋发图强的精神
C.经济体制转型进程加快D.改革开放成就令人振奋
8 .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下列两个时期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主要着眼于(     
1963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
(部分)
2012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
(部分)
专业门类专业类数量专业数量专业数量比例(%)专业门类专业类数量专业数量专业数量比例(%)
工科1420747.9工学3116933.40
文科05312.3文学37615.02
理科0429.7管理学9469.09
农科0337.6医学11448.70
财经0102.3理学12367.11
医科0102.3法学6326.32
政法020.5经济学4173.36
其它其它
A.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B.“科教兴国”理念的提出
C.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D.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
2023-11-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