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先行一步”是指
A.实行“大包干”
B.实行市场经济
C.给企业放权
D.建立经济特区
2019-06-04更新 | 198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聚在自家承包的小田里精耕细作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2019-01-30更新 | 681次组卷 | 26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4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对于人口迁移现象,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B.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
C.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D.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                                                               “三角贸易”示意图

   19世纪中期英国世界贸易图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材料二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事的新时代。

(2)试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8-10-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杭州十八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周末自测卷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017-08-07更新 | 131次组卷 | 22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时练习
6 . 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D.上海浦东新区
7 . 过去是一个边陲小镇,“一条街,一栋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一只猴,不用几分钟,这头到那头”是对它落后的写照,但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它“一夜崛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应该是下图中的
A.
B.
C.
D.
9 .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计划周密,做法聪明,是中国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了
A.开发开放浦东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战略步骤
B.开发开放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011-08-16更新 | 19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时练习
10 . 1984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天津已成为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区D.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