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40年来,深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下列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③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④改革的重心从此由农村转向城市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11-15更新 | 25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基础练)
2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
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
3 . 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2020-09-15更新 | 199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2祖国统一大业练习卷
4 . 有文章中写道:在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27年期间(截至2007年),深圳用前18年的时间使GDP达到了1000亿元人民币,接着用了5年时间使GDP达到了2000亿元人民币,然后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使GDP达到了50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30%。“深圳速度”
A.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轨迹B.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C.证明私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D.说明中国外贸总量跃居世界前列
2020-09-01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经济特区时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不久,他正式向党中央提出,“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区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还要开发海南岛。”

材料二国有企业改革大事记(摘录)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

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苏两国重要转型期,如何推进现代化进程是中、苏两党两国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中苏两国改革进程突现出了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摘自钟鸣《20世纪80年代中苏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和格局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我国国企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苏两国社会主义改革不同结局,对此你有何认识。
6 .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的运用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0-08-07更新 | 70次组卷 | 25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四单元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在当时条件下想要全方位开放是不可能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

材料二1979年7月,宝安(深圳)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蛇口当时是一个落后的渔村,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中央领导得知后就此指示邮电部特事特办,给蛇口安装进口的专用交换机,电话可直拨香港。次年,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在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的反映下,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1982年6月购物中心开业,很快这家店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对外开放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并简析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意义。
2020-07-12更新 | 3420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重点练)
8 .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84年,在对外开放推进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视察特区,在回到北京后谈到:“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并欣然挥笔:“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同志肯定的特区经验是(     )。
A.深圳发展经验B.北海发展经验
C.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经验D.上海浦东发展经验
2020-07-11更新 | 3254次组卷 | 4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基础练)
9 .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沿江开放城镇
10 . “不仅是建设一个新城,更是在探索一条新路,这就是在借鉴南方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大型城市发展振兴之路。”这一开放战略指的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内地省会城市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