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环太平洋经济圈迅速崛起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019-06-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5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四单元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
18-19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判断题 | 较易(0.85) |
2 .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全国排头兵。
2019-05-18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作业7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 .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1992年“改革”层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对应的“开放”层面是
A.4个经济特区
B.形成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C.14个沿海开放城市
D.重点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4 . 2012年2月,中国和美国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国产影片市场地位受到极大挑战。但国产影片在2012年票房总额中占比仍超过48%。这表明
A.我国应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我国电影产业已具有绝对优势
C.对外开放政策推进电影产业成长
D.开放政策冲击了我国弱势产业
5 .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2019-05-07更新 | 699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反馈检测: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7 . 观察下图,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B.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C.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D.沿海经济开发带形成
8 . 1979年7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行。到2011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43.9亿美元。下图为《1997-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据此可知,外商直接投资
A.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关系不大
B.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主要形式
C.变化情况与我国经济发展同步
D.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9 .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经济特区
D.发表“南方谈话”
10 . 1980年,位于广东、福建两省的四个经济特区相继开发建设。这些特区的经济活动以
A.国家计划为主
B.内地支持为主
C.外商资助为主
D.市场调节为主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