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1980年深圳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仅为627万美元,2007年则达168493亿美元,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深圳投资,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4亿美元。材料反映出深圳
A.经济发展速度居于领先地位
B.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首要窗口
C.经济外向型和开放性程度高
D.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
2 .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完善
2019-02-16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4 .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2019-01-30更新 | 2537次组卷 | 35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后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聚在自家承包的小田里精耕细作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2019-01-30更新 | 681次组卷 | 26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4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训练)
6 . 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2018-11-28更新 | 219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基础练)
7 . 下表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
年份19881989199019911992
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26.9%30.9%35.4%36.6%35.1%
港商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0.4%29.0%23.6%24.5%43.8%

据上表可知
A.香港的回归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B.内地与香港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
C.“一国两制”有助于两地经济发展
D.统一是香港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8 . 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B.在广东等地设经济特区
C.建立环渤海经济区
D.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2018-09-15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作业7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材料二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能有今天?”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丰厚利润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于哪一年?有何主要成就?

(3)材料三中的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些?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中,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018-09-0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校本作业: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江泽民在香港“2001《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


材料二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地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关系。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羊城晚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中中国进入“菜市场”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进入“菜市场”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菜市场”的基本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