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谚语和诗歌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谚语一: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清明请,六畜兴;清明雨,百果损。

谚语二: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诗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有何特点?

材料二从烟台入口的洋布除少部分在本埠附近及山东东部、南部消费外,大部分进入山东北部、西部地区……。1875年,烟台海关税务司就此谈到:“棉布货物由运输商人们运到这里,……有八分之六的棉布运往内地,八分之二的棉布可能留下来就地出售……。”在90年代,济南府的商人每年购进大约200万海关两的洋布,这几乎全部包揽了烟台进口的洋布。

——《19世纪山东的洋纱洋布输入与运销(1860-1900)》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山东的洋布、洋货的消费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一文中指出:立国之本不在兵和商,在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理所固然”。

——《论清末农业政策的近代化趋向》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5)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17-08-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遭遇了特大早灾,秋种难以进行。安徽省委将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有些地方在“借地”的基础上搞起了包产到组,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起了包干到户。

——吴恩远《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材料三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人们思维深处的深层次忧虑没有解决。从南方讲话到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与此同时,政府进一步开放,到90年代中期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徽“借地”的做法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2019-06-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经济结构变化是历史的见证与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五十八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二十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六座。明万历年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1878年初,清廷批准丁宝桢的计划,建立四川机器局。一年以来,自行造成水轮机器及各种机器共二十五部,未合成机器及应用工具等项共一万二千零六十九件,已合成前后膛枪共一百八十四杆,未合成洋枪一万六十一杆。由于外洋锅炉需煤,而川中煤价昂贵,丁宝桢乃命曾昭吉设法造水轮机器,专用水力,不用火攻,合计每年可省煤银四千余两。籍城内金水河水力以发动机械,不能保证车床转速的稳定,当然造出的机器、零部件、前后膛枪的精密度就很差。但是,它毕竟是四川第一个机器制造厂,是四川机器工业的开端,也是洋务运动在四川唯一的“成果

——(据隗瀛涛《四川近代史》整理)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四川机器制造局的特点。

(3)结合材料二、三,与四川机器局相比,成就深圳蛇口对外开放区辉煌的独特之处哪些?   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时代潮流简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作用。

2018-11-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国内各地区的对外开放沿着两个主要方向展开:中国政府于 1990 4 月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1993 年,国务院又决定对芜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五市也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这样,长江流域的产业密集带,在浦东这一龙头的带动下,有可能迅速腾飞。1993 年, 国务院还决定开放合肥、南昌、长沙、太原、西安等 11 个省会城市,同时又把沿边省份的 4 个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和石家庄作为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中国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

                                          ——整理自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等

材料二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中国改革面临重大抉择的历史关头,邓小平于 1992 年春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就“市场经济”是不是必然姓“资”,以及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问题,做了清楚明白的回答,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模式。

                                               ——马远之《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1)阅读材料一,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两个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中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共产党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有关市场经济思想的表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规划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阅读材料: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5年5月31日)

材料三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有何推动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1978—1984年中国农业经济呈现的态势,导致这一态势的政策因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特区是个窗口”,请说出2个我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窗口”。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
材料四 2014年中国外交,从索契冬奥会拉开序幕,又从欧洲开始演出第一幕。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11天,84场活动。
——《人民日报:习近平访欧架起中欧友谊之桥》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2016-12-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幸福是什么”的特别调查节目,“幸福”一词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
人物
观点
荀子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彼特拉克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材料二     康有为的幸福观,以进步作为其理论预设……以“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博爱、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为其思想的核心,把追求快乐看成是道德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蔡成浩《论康有为的幸福观》
材料三     2013年3月,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简洁、务实的讲话,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
(1)材料一中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的幸福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康有为幸福观形成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民生幸福”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陵县一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经济体制与发展规划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978年l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到和义务的法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


(3)材料三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材料四   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2019-04-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棉纺织工业最先实现机械化,因为英国公众已来意喜爱最初是从印度进口的棉织品.事实上,对棉织品的使用己非常广泛,因此,强大的旧毛纺行业在1700年设法通过了禁上进口棉布或棉织品的法律。不过,这条法律并未禁止棉布的制造,这就为当地工业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有魄力的中间人很快就完全利用了这一机会,当时的问题在于如何充分地加速纺梦和织布,以满足巨大的、受保护的国内市场的需要。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话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棉纺织工业最先实现机械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提出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据此分析工业革命起因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   美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新兴工业部门得到了充分发展,传统工业部门通过改造和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国铁路网迅速形成,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迅速完成,使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许国林《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2)依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美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具体原因,并举出两例在该时期科技方面的“发明与创造”。

材料三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3)“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
(4)“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2020-08-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0届高三6月月考(第十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并题词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三个?1988年又设了哪个经济特区?
(2)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请问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3)作为沿海开放省份的浙江,有哪两个城市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