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6世纪60年代,经历了嘉靖年间倭寇骚扰沿海的大动乱时代之后,朝廷终于认识到,大海是闽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福建禁止海外贸易是不可能的。如许孚远说:“看得东南滨海之地,以贩海为生,由来已久,而闽为甚。闽之福、兴、泉、漳,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助衣食。其民恬波涛而轻生死,亦其习使然,而漳为甚……当事者尝为厉禁。然急之而盗兴,盗兴而倭入,嘉靖之季,其祸蔓延,攻略诸省,荼毒生灵。”因此一些官员提出废除过时的海禁令,允许通商,以求化寇为民。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海禁。这次开海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和对外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史称“隆庆开放”。史载隆庆初,仅月港一地,“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成效显著。

——摘编自冯之余《明代“隆庆开放”与海上贸易发展》

材料二   1843年制定的税则规定中国进口税实行低税率,西方商品进入中国的通商口岸几乎不存在任何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税务司更是掌握在打开中国大门的外国人手中,这极大地便利了外国商品的输入。西方人评论说:鸦片战争后,“没有任何事物防阻一个外国人……在上海开舱时,卸下一船棉花;或是设若该外国人无所忌惮的话,卸下一船鸦片,或是……将这批货载到西藏的边境,或经由运河到天津和北京,或总而言之到任何地方,同时沿途兜售”。

——摘编自荣宏庆、李玮《从历史考证五口通商对我国沿海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的报告,确认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同时决定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百年大事记(1921—202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隆庆年间对外贸易的新变化及“隆庆开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性质和影响三个方面说明五口通商与经济特区的不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
2 .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
2016-11-27更新 | 1434次组卷 | 46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恢复了过去享有盛誉的武汉海关,开辟了可以直航国外的武汉、黄石两个港口。1983年,湖北省政府决定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厅,统一管理外资、外经、外贸工作,建立和扩充了10多个相应的进出口营运公司。这些举措(     
A.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B.加强了对外贸企业的集中管理
C.为对外开放营造了有利环境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4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部分)

材料二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部分)

年份

事件

1978年

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天津、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三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取得了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次会议,说明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
5 . “不仅是建设一个新城,更是在探索一条新路,这就是在借鉴南方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大型城市发展振兴之路。”这一开放战略指的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内地省会城市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 .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下列表格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和成就,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1980

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

1984年起

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城市

2000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1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截止2018年底

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A.对外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招
B.形成多战略、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C.对外开放使我国日益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D.对外开放的步骤是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知名新千年藏品—— “入世槌”。它仅长32.3厘米,却是我国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其价值主要在于见证了(     
A.首批经济特区的设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C.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D.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多地同时出现了一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B.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缓和
C.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导向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9 . 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规划建设,是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标志性事件,蕴含着强大的国家意志。以下关于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浦东的开放使上海开始有了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
B.浦东的开发开放标志着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C.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并开放深圳为经济特区
D.深圳特区在建设上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2022-05-1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云天化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说,20世纪最后10年上海抓住了历史性机遇,从改革开放的“后卫”一跃成为“前锋”。这是因为
A.浦东最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程B.上海开始成为国际化经济城市
C.浦东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D.上海是建立经济开发区的窗口
2021-09-29更新 | 32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